第23章 先生[第2页/共3页]
林贞见状,晓得无可何如。玉娘凡是不想应她时,都沉默不语。她不好混闹,想想自家糊口不差,两个女孩儿受不了甚么苦,便同意了。
林俊看到了商机,欢畅的道:“开春雪化了,令人去京里探听去。如果能做,开个好作坊来,今后与你当嫁奁!”
林俊一心想请个好先生,不料好先生牛心古怪,只得叹道:“明日下个帖子吧。”
林贞道:“既然要学,便学好它。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
听闻林贞来拜见,端坐在椅子上,摸着山羊须儿,故意矫饰,中气实足的道:“门生承蒙林老爷厚爱,特来教汝些许诗书书画。望女人不负令尊殷殷期盼。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
晚餐时,见到林俊,不免显白:“爹爹瞧我做的荷包。”
玉娘扑哧一笑:“你去请,谁见了?便是见了,他日跟人争论起来,人家也说忘了。不若写个字条儿,好做凭据!”
次日醒来,先见了教古筝的女先生。玉娘刻薄,叫人过了中秋节再上工。说是先生,却只称呼名字,毕竟是退役的娼家。玉娘为了名声计,特特叫林俊从外埠买一个大哥的――退役年限非常长远,便是此地有昔日的姘头也不记得了。反正只教无关紧急的筝,就当放多一个老妈妈在屋里了。
牛心古怪的先生乃广宁卫大名鼎鼎的私塾教员李凤山。五十开外的年纪,本来开私塾开的好好的,三年前亲爹没了。他做足了君子样儿,硬守了三年孝。出得孝来,门生早跑没了――谁跟你迟误三年?积储早已用光,只靠卖浑家的金饰度日。林俊请了他两遭,内心早已千肯万肯,只要妆做不肯教女门生的模样。不料林俊三顾茅庐演完两出不演了!急的她浑家一把年记要吊颈。恰此时,林俊的帖子到了!李凤山把吓出窍的三魂七魄一个一个按回肚里,又是阿谁仙风道骨的老学究!
玉娘问道:“多少钱一块儿?”
玉娘默道:很至于!三多太丑了,丢脸!
玉娘捂嘴笑道:“既感觉都雅,明日就带上吧。”
“挺便宜的,只要做成窗子怕不易。那玩意脆的很,好匠人倒更值钱。”林俊笑道,“你们娘俩莫急,凭他多好的匠人,不拘雇或买,都使得。”
杨妈妈更欢畅,因在半截身子入土的年纪另有人家要,心中非常感激,对着林贞便有些奉迎。说话非常暖和,面对林贞对筝难易程度的发问,尽管笑道:“姐姐不消急,我们如许的人家,略只一二就极好。比起会弹,会听才要紧呢。”
“透石膏。”林贞笑道,“我只晓得云南和湖北有,比云母还便宜。就是比云母厚。”说着伸脱手来比了比道,“最薄也有我的巴掌厚。我们广宁使着好,厚的不冷!”
林俊接过一看,没口儿的赞道:“都雅!怎底如此都雅哩!贞娘就是无能!”
“我亲身去请还不面子?”
玉娘解释:“世人皆不爱教女孩儿,教出来又不能考秀才,没得废了时候还攒不着名声。若没有面子的由头,他们何曾肯来?名利自来相干,教你便是教成李易安,不逢乱世,又哪个得知?1知名那边谈利?”
林贞无语了,广宁卫考秀才的才几个?与其希冀虚无缥缈的“将来”,还不如踏实叫她几年呢。起码林家的酬谢很丰富。
林俊把荷包往袖里一塞,道:“有甚不搭?我说都雅就都雅。”又喜滋滋的隔着袖子摸了摸荷包道:“我家贞娘竟会贡献爹爹了!”
林贞奇道:“为甚?”
如果做买卖,林贞能够接管。因而趁便再爆一个信息:“爹爹不如各处探听一些透亮的石头,也有贵的,也有便宜的。我们开个石头铺子,专卖亮光的。或是做灯笼、或是做烛台、或是做窗户都好。”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