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贞观闲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上达天听[第1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李世民睁大了眼睛,吃惊隧道:“十五岁?这……竟有这等本领?”

“启奏陛下,尚书省急奏……”

刀剑和皇威已落空感化,李世民俄然感觉一股深深的有力感袭上心头。

短促的脚步声在深夜的殿外长廊上回荡,李世民气头愈发沉重,仿佛压了一块重石般喘不过气来。

李世民高兴的神情垂垂古怪起来:“孙老神仙都未能找到禁止之法,却被承平村的一个村民找到了?”

一名穿戴明黄便袍,头未着冠的中年男人正坐在空旷的大殿方榻上,斑白的头发挽成一个很精美的发髻,再用一根碧玉簪牢固住,腰间系着一根九龙玉带,玉带由很多大小规格不异的白玉镶嵌成九条龙纹,脚底踩着一双明黄色的软底靴,其人身高约八尺,身形魁伟,肩宽腰圆,面色略黑,双陌生威,额头和眼角堆挤出几条皱纹,厚薄适中的嘴唇紧紧抿着,他悄悄地坐在空无一人的大殿内,面无神采地看着矮几上一堆庞杂的奏疏。

更令李世民火冒三丈的是,街头坊间已有了一些歹意的声音,说是天子不修德故而惹怒上天,引来天罚,加罪于无辜百姓。

随即李世民很快明白了寺人的意义,叹了口气,神情不知是遗憾还是高兴,他终究从失控的狂喜中规复了沉着,苦笑点头道:“豪杰出少年啊,朕老了……十五岁,尚未行冠礼,册封殊为不当,怕是朝中非议颇多,少年景名,木秀于林,册封是害了他,改一下旨意吧,特擢李素为太医署医正,专授克治天花之法,另赐万金,良田二十亩。”

一个籍籍知名的村民,处理了李唐帝国一次大危急,挽救了关中万千子民,是大功德,也是大喜。

大唐天子李世民五天没睡过一个好觉了。此时夜深,平常时候李世民早已安寝,但是这几日关中地区凶信几次,令他彻夜难寐。

李世民发作了,狠狠拍了一下身前的矮几,大怒道:“又是那里出了祸事?每日不是瘟疫就是急奏,朕的大唐莫非天人共谴,竟无一可取乎?”

李素只是李素,李素不是白求恩。

这一次的天花瘟疫亦是如此,当瘟疫伸展愈烈之时,坊间公然又老调重弹,天子得位不正,亏欠德行,却扳连大唐亿万无辜百姓刻苦如此……

李世民现在心乱如麻。

…………

深夜里,如此短促的脚步,常常意味着又一桩祸事产生。

“陛下,尚书省接到泾阳县令急报,言称孙思邈孙老神仙已在承平村找到了一名能禁止天花之人……”

“滚!给朕滚远!本日朕一个字都不想听了!”

大唐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建议玄武门兵变,弑杀手足兄弟,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让贤,以幼弑长,以子篡父,江山得来本就名不正言不顺,说来也是命背,李世民即位后,大唐几近年年天灾不竭,官方歹意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李世民以圣明仁德天子自居,对那些歹意的流言只能暗怒在心,也不敢动辄殛毙。

坊间长舌之人的流言没敢说透,但全大唐的人都晓得是如何回事。

在宿世,他浅显得就像一粒灰尘。

“赐尔无罪,快说。”

李素向来不是悲天悯人的高贵者,和统统的浅显人一样,有仁慈的一面,也有卑鄙的一面,心中向来不怀大慈悲,更没胆量做大奸大恶之事,有好处就上,见势不妙便溜,做了一件小坏过后总会给行乞的乞丐赏几块钱,然后一厢甘心以为善恶抵消不增不减,老天爷已谅解本身了,向来也不管老天爷是甚么感受。

寺人脸颊抽搐几下,见李世民镇静得不能自已,寺人欲言又止,躬身应是。

此动静敏捷在长安城平分散,城内官员百姓民气惶惑,动乱不安,繁华似锦的都城长安现在家家闭户,商店停业,街上空寂无人,出城逃瘟出亡者数不堪数。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我在绝地求生捡碎片    变身之全职法神    少年妙手护花    女总裁的上门狂婿1    我在封神当纣王    宝藏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