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04.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第1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管仲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使得齐国一下子占有了道义制高点。齐桓公出动雄师先是打退了山戎对邢、卫两国的扰乱,救邢存卫,在诸侯中声望大增。厥后,面对楚国南蛮的北向扩大,齐国再度出兵汇合中原国度的军队共同伐楚,消弭了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地区的威胁。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周天子都派人来插手这个会盟,承认他的职位。他成为春秋期间诸侯各国公认的第一个霸主,齐国也正式成为第一个称霸的国度。

齐桓公乃至建立起一支多达30000人的常备军,遵循之前的规定,诸侯国的军队范围不能超越7500人,而周天子本身的军队范围也不过才35000人。以是可想而知,其他国度那里是齐国的敌手,但齐国要想对外扩大,也不能师出知名,以是就提出了一个标语:尊王攘夷。当时中原各国处在混战当中,觊觎中原已久的少数民族政权蛮、夷、狄、戎勾搭起来,对中原文明构成了严峻威胁。史乘记录当时是“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断若线”,中原文明,命悬一线!当时的中原文明应当说是比较先进的,汉族的定居体例已经建立下来,农耕文明达到必然程度,同时我们另有本身的笔墨说话,这些都是蛮、夷、狄、戎所不具有的,如果这个时候中原文明遭到灭尽,那么对于整小我类文明来讲都是不成估计的丧失。以是这个时候谁能够站出来保卫中原文明,谁就是保卫了先收支产力的生长要求,保卫了先进文明的进步方向,保卫了当时中原最泛博群众的底子好处。

小时候拿板儿砖砸缸的司马光说,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周封三晋这个窝囊事儿让天子之职完整崩坏,礼法是国度赖以存续的法纪,三晋竟然威胁周天子封他们为诸侯,周天子还不得不承认,这法纪大乱,就标示着周朝末日已经邻近。

这个战国七雄一开端还不但是七个国度,当时一共20多个国度都觊觎霸主职位,历经烽火浸礼,这前20强大浪淘沙般一番海选PK以后,根基上就剩下燕、齐、楚、秦、赵、魏、韩,七位选手持续死磕。从春秋五霸进级衍化到战国七雄,能够看出春秋的时候,中原的首要冲突是南北冲突,表现在晋楚两国的争霸当中,晋在北边,楚在南边,一向是南北对峙。到了战国的时候,首要冲突就是东西冲突了,详细表示就是秦国跟关东六国的冲突。因为关东六国位居崤山函谷关以东,对秦国构成必然威胁。特别到了战国末期,秦想同一六国,进一步激化了它们之间的冲突。

据《资治通鉴》记录,公元前403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产生了一件大事,周威烈王册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俗称三家分晋① 。无独占偶,齐国的大夫田氏,与此同时也废掉了姜氏,取而代之成为诸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① ,使得中原地区逐步构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式。

第一个起来称霸的是齐桓公。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停止鼎新。管仲别名夷吾,这个家伙从小品德不太好,兵戈的时候人家都是往前冲,只要他今后跑,他老是以家有老母本身又是独生子为借口,对本身的逃兵行动停止解释。就连跟朋友一起做买卖,他也老算计人家。这是一个特别务实的人,为了达到本身的目标,没有甚么思惟承担能够限定他。

周王室东迁以后,权势一落千丈,诸侯不再服从天子的号令,不再朝觐和进贡。到了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继位的时候,郑国的郑庄公不平,不去朝觐,因而周桓王带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军队讨伐郑国。成果郑国军队力挫联军,周桓王败北,最惨的是他还被郑国大将一箭射中肩膀。小弟造反不能惩办,反而被补缀了一顿,老迈的威望天然一落千丈。今后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各诸侯不再把他当回事了。稍后,各路诸侯纷繁崛起,为了夺得更多的地盘和人丁,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致命追踪    星级猎人    修真传人在都市    我真的是演员    超自然乐园    三国之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