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张居正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回 愤写血书孝子自尽 痛饮鸩酒玉女殉情[第1页/共8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借着火镰打出的微小的火光,玉娘抖开那张纸,只见上面写道:

不消说生前显赫身后孤凄,

既以忘家就义,遑恤其他!虽机阱满前,众镞攒体,不之畏也。如是,才可建立国事。

听金学曾这一席话,玉娘对张居正除了一腔挚爱以外,更是增加了无穷的崇拜之情。她哀戚地咬着嘴唇,没有说话,而是冷静地绕着坟包走了一圈,金学曾跟在她身后。当玉娘重新回到墓碑跟前,对着坟包悄悄地鹄立时,金学曾满怀敬意又充满悲戚地说:

凤凰去,国有殇。

轿夫感喟着,从肩舆里拿下一只盖着青袱的竹篮和一只布囊,然后告别而去。此时周遭一片冷寂,没膝的蒿草,摇摆着令人发怵的苦楚。玉娘前行几步,距坟前的墓碑只要一丈来远。这墓碑明显改换过。本来的墓碑高六尺,镌有万历天子亲身书丹“张文忠公之墓”六个大字。那墓碑被毁以后,族报酬其立了一个简朴的石碑。玉娘两眼盯着这块粗糙的米青石碑,借着暮霭中最后的光芒,玉娘认清了碑上的五个字:

先生啊,只道人间不成住,

万历五年,玉娘因为张居正执意要捕杀邵大侠,一时五内俱焚,绝望当中竟不辞而别。此前,她常去昭宁寺拜佛,熟谙了一如和尚,那天禀开积香庐以后,她便跑到昭宁寺拜见一如,表示想削发。一如晓得她的来源,不敢收留,但又感觉玉娘夙有慧根,考虑一番,就命寺中可靠的弟子将玉娘奥妙送往香山白玉寺。那是一座尼姑庵,方丈教员太与一如同出一个高僧的门下。玉娘到了白玉寺后,教员太待她极好,也不急着替她剃度,只让她待在后院焚香诵经。一晃过了一年,张居正夺情事件再一次扰乱了玉娘的向佛生涯,她托人给张居正捎去劝戒诗一首。教员太见玉娘凡心未泯,恐她被人发明祸及佛门,便劝她分开京师,并将她拜托给本身的门徒,现住扬州净水庵的南慧尼姑。临走前,固然玉娘一再哀告教员太给她剃度,教员太终是不允,并含笑说她有佛性而无佛缘,似此带发修行,亦能成为正果。玉娘回到阔别六年的扬州,入住净水庵后,几近闭门不出。乃至净水庵的诸多施主香客,竟都不知庙里住了一名绝色才子。因为有教员太的嘱托,庵中方丈南慧对玉娘极好,极力为她供应便利,让她过这类半僧半俗半隐半现的闲静糊口。几近每年腐败,她都会偷偷前去丹阳,祭奠明正典刑以后运往故乡安葬的邵大侠。对这位将她救拔出青楼的仇人,她始终怀有一份感激之情。但更多的时候,她倒是在记念与张居正耳鬓厮磨的那段光阴。当初她一气之下分开积香庐,已下定决计一辈子再不要见到张居正。这位知恩图报的纯情少女,固然从张居正那边获得了豪情上的极大满足,明白了人间至爱,但终究她还是挑选了分开。她早就晓得张居恰是一个“铁面宰相”,但她却以为张居正的铁面忘我只是表现在宦海政务中,对她,这位赫赫首辅所赐与的却全数是花前月下的和顺体贴。当她心急火燎替邵大侠讨情但愿张居正网开一面时,没想到换回的竟是一记重重的耳光。至此她才明白,张居正的铁石心肠是不分表里的,她依托在张居正身上的统统夸姣的神驰,顷刻间全数幻灭。常日小鸟依人幽怨自大的她,便决然决然地分开了那座曾给她带来无尽欢乐和无尽闲愁的积香庐。

玉娘仍未答话,她但愿面前这座坟包能俄然裂开,张居正仍像平常一样双目炯炯走出来,与她联袂,双双踏月而去。但眼下在这深沉的夜色中,除了偶尔吹过的风在树丛蒿草间留命令人惊怖的声响,再没有任何风景能平复她无尽的愁绪。站在一旁的金学曾,为玉娘的痴情所打动。两人都这么冷静地站在张居正的坟前,月华流转,银河无声……或许过了好久,到了半夜时分,玉娘才叹出一口气,她面对墓碑盘腿坐了下去。拿起那张琵琶,悄悄拨了一下,清脆的弦音在静夜里传得很远很远。玉娘瞅了一眼金学曾,说道: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穿书后我成了反派的心头宝    最佳修仙狂婿    妙手天医在校园    外交官的小萌妻    电梯老人    重生之王爷追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