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武安(上)[第1页/共3页]
“我这是愚公移山啊……”
赵括则大笑道:”长安君快去勿留,贺礼我会让人送到府上的。“
没有来过的人都在唏嘘道险山陡,明月也叹道:“本日一见,才知让廉颇将军,乐乘将军也叫苦说‘道远险狭,难救’的阏与是多么模样,若换了我,恐怕也感觉不成救。”
这也难怪在汗青上,当赵国再度堕入窘境时,赵王等人第一想到的,竟是第二任马服君赵括……
明月点头:“武安距邯郸不过百里,当时秦军已打到这来了,局势真是危在朝夕之间……”
统帅这支秦军的人,其名白起,其号“武安君”!
二人也不矫情,话别一番后,赵括北上晋阳,明月则往东而去。
还未到达山前,骑行在明月身边的邮无信便昂首唏嘘道:“何其险也!”
明月在车上向赵括拱手:“母后已经催了我很多次,看来只能等下次再去瞻仰晋阳雄城,拜见许国尉了。”
“公子,武安,就是马服君避而不救的阿谁城邑罢?”邮无信脑筋里仍然存留着对阏与之战的佩服,来到这里,立即又想起了那一战。
邮无信却俄然问道:“公子,秦国也有位武安君,不知又与这武安城有何干系?”
门路蜿蜒而上,直至阏与山下,此处山势甚险,重重山脉仰之弥高,山尖离地百丈,上面茂林深深,另有奔腾的流水落下……
明月赞叹之余,也不由光荣,这阏与是联络赵国东西的要地,如果当年被秦军篡夺,那现在他的封地祁县,乃至于太原晋阳,说不定已是秦国郡县了。
秦人有点懵,从商鞅变法后,秦军就以悍勇著称,很少有六国之卒敢向他们策动冲锋。
阏与是山名,也是邑名,明月也是久仰其名,未见其容,此次路过,很有些等候。
据本地人说,五年前的那场大战,秦军但是将东、西、南三面都包抄了,只剩下北面的阏与山不设防。
此次东返,入冬之前,他很能够没法再来祁县。县中政务,临时交给蔡泽主持,固然治民并不是这位纵横家的长项,可明月部下也没有其他能独当一面的人才了,有公仲寅、肥平、董方在各乡帮手,应当能让祁县步入正轨。
“狭路相逢,勇者胜!也的确只要马服君那样的大勇之人,才敢行此奇计。”
摇了点头,遣散这类不安,明月持续纵马向前,在祁县担搁太久,日程紧急,他们连在武安城安息的时候都没有。
明月不晓得的是,就在他与武安邑擦肩而过的同时,在秦国咸阳,一支旗号蔽日的玄色雄师,也踩着沉重的脚步,正在东出的路上……
“二在邯郸庙堂之上,三在各国樽俎之间!”明月想起了蔡泽临行前的话。
“这座城,畴前还是苏秦的汤沐邑。”来到这里,明月倒是想起来了,苏秦合纵六国,被赵王赐相印时,封地就是武安,故名“武安君”……
明月一愣,才道:“彼武安,与此武安却无甚关联,取的是美称,而非实际的封地……”
秦军的统帅千万没想到,本来阏与山是难以超越的险要,谁知那赵奢就让许历帅五千死士冒死爬上了此地,与赵军主力成掎角之势,顿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秦将仓促之下调兵反攻,却因为阵势,遭到赵军箭矢横扫,难以仰攻。等秦军士气稍落时,赵奢又让全军朝秦阵冲锋,与秦卒短兵相接!
“武安者,以兵道安天下也!”
“运气啊,的确是一个大打趣。”明月看了看道边至今仍然时不时见到的残兵断戟,打马向前,脚步比之前更加火急了。
“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望安邦誉名!”
他面前,闪现出了一名不知面貌的高大将军形象,武安君,跟着时候的流逝,人们几近都忘了它曾经是苏秦的封号,因为有人厥后者居上,让这个封号带上了一抹刻毒的赤色,也让这个名号如雷贯耳,能止六国孩童夜啼!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