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燕二(2)[第2页/共3页]
“臣闻古之君子,交毫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摆布之说,而不察冷淡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燕昭王且与天下伐齐,而有齐人仕于燕者,昭王召而谓之曰:“寡人且与天下伐齐,旦暮出令矣。子必争之,争之而不听,子因去而之齐。寡人偶然复合和也,且以因子而事齐。”当此之时也,燕、齐不两立,但是常独欲有复收之之志若此也。
赵且伐燕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胜利之君也;论行而交友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新,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来宾当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发得奉令承教,能够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觉得望诸君。齐田单讹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下七十城以复齐。燕王悔,惧赵用乐毅承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令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雠,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摆布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者,为将军久透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故报先王之以是遇将军之意乎?”
燕饥赵将伐之
或献书燕王
燕昭王且与天下伐齐
齐、魏争燕。齐谓燕王曰:“吾得赵矣。”魏亦谓燕王曰:“吾得赵矣。”燕无以决之,而未有适予也。苏子谓燕相曰:“臣闻辞卑而币重者,失天下者也;辞倨而币薄者,得天下者也。今魏之辞倨而币薄。”燕因合于魏,得赵,齐遂北矣。
“比目之鱼,不相得则不能行,故古之人称之,以其合两而如一也。今山东合弱而不能如一,是山东之知不如鱼也。又比方车士之引车也,三人不能行,索二人,五人而车因行矣。今山东三国弱而不能敌秦,索二国因能胜秦矣。但是山东不知相索,智固不如车士矣。胡与越人言语不相知,志意不相通,同舟而凌波,至其相救济如一也。今山东之相与也,如同舟而济,秦之兵至,不能相救济如一,智又不如胡、越之人矣,三物者,人之所能为也,山东之主遂不悟,此臣之所为山东苦也。愿大王之熟虑之也。
望诸君乃令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阿谀先王之教,以顺摆布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循逃奔赵。自大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以是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以是事前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客谓燕王曰:“齐南破楚,西屈秦,用韩、魏之兵,燕、赵之众,犹鞭筴也。使齐北面伐燕,即虽五燕不能当。王何不阴出使,散游士,顿齐兵,弊其众,使世世无患。”燕王曰:“假寡人五年底,寡人得其志矣。”苏子曰:“告假王十年。”燕王说,奉苏子车五十乘,南使于齐。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