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东周[第1页/共3页]
周文君免士工师藉,相吕仓,国人不说也。君有闵闵之心。
秦假道于周以伐韩,周恐假之而恶于韩,不假而恶于秦。史黡谓周君曰:“君何不令人谓韩公叔曰‘秦敢绝塞而伐韩者,信东周也。公何不与周地,发重使使之楚,秦必疑,不信周,是韩不伐也。’又谓秦王曰:‘韩强与周地,将以疑周于秦,寡人不敢弗受。’秦必无辞而令周弗受。是得地于韩,而听于秦也。”
周最谓金投
昭献在阳翟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发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他杀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隽誉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听祝弗
周最谓金投曰:“公负令秦与强齐战。克服,秦且收齐而封之,使无多割,而听天下;之战不堪,国大伤,不得不听秦。秦尽韩、魏之上党,太原西止秦之有已。秦地天下之半也,制齐、楚、三晋之命,复国且身危,是何计之道也。”
赵取周之祭地
秦发兵临周求九鼎
赵取周之祭地,周君患之,告于郑朝。郑朝曰:“君勿患也,臣请以三十金复取之。”周君予之,郑朝献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及王病,使卜之。太卜谴之曰:“周之祭地为祟。”赵乃还之。
公若欲为太子,因令人谓相国御展子弞夫空曰:“王类欲令若为之,此健士也,居中不便于相国。”相国令之为太子。
周共太子死
东周欲为稻
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周最谓石礼曰:“子何不以秦攻齐?臣请令齐相子,子以齐事秦,必无处矣。子因令周最居魏以共之,是天下制于子也。子东重于齐,西贵于秦,秦、齐合,则子常重矣。”
秦攻宜阳
昌他亡西周,之东周,尽输西周之情于东周。东周大喜,西周大怒。冯且曰:“臣能杀之。”君予金三十斤。冯且令人操金与书,閒遗昌他。书曰:“告昌他:事可成,勉成之;不成成,亟亡来,亡来。事久且泄,自令身故。”因令人告东周之候曰:“今夕有奸人当入者矣。”候得而献东周,东周立杀昌他。
东周与西周争
昭献在阳翟,周君将令相国往,相国将不欲。苏厉为之谓周君曰:“楚王与魏王遇也,主君令陈封之楚,令向公之魏。楚、韩之遇也,主君令许公之楚,令向公之韩。今昭献非人主也,而主君令相国往;若其王在阳翟,主君将令谁往?”周君曰:“善。”乃止其行。
君令人问之曰:“子非周人,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而诵《诗》,《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故曰‘仆人’。”君乃使吏出之。
秦假道于周以伐韩
东周与西周争,西周欲和于楚、韩。齐明谓东周君曰:“臣恐西周之与楚、韩宝,令之为己求地于东周也。不若谓楚、韩曰:‘西周之欲入宝,持二端。今东周之兵不急西周,西周之宝不入楚、韩。’楚、韩欲得宝,即且趣我攻西周。西周宝出,是我为楚、韩取宝以德之也,西周弱矣。”
或为周最谓金投曰:“秦以周最之齐疑天下,而又知赵之难子齐人战,恐齐韩之合,必先合于秦。秦、齐合,则公之国虚矣。公不若救齐,因佐秦而伐韩、魏,上党、宗子赵之有已公东收宝于秦,南取地于韩、魏,因以因徐为之东,则有合矣。”
周文君免士工师藉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