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战斗在甲午年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五章 师生对[第1页/共2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听了翁同龢的话,光绪不由目光一亮,赶紧拿起那本《号令》的封面细看,之前他只顾看内里的内容,这封面还真的没有留意。

翁同龢听了连连苦笑:“陛下,已经晚了!”

现在全部大清的明眼人,算都是看出来了:大清的军队揍东洋小国的确就是易如反掌,关头的是他李鸿章不肯意去打!

“小东洋在朝鲜不过一万余军队,并且在牙山被叶志和聂士成联手打得丢盔弃甲,朝鲜又是咱大清的藩国,向来民气所向;他李鸿章占着天时天时人和,竟然不肯兵,如何能不让朝野迷惑?”

翁同龢扭曲着老脸,内心也是在腹诽着李鸿章的无耻,——一个写文章的会审间谍?——:“给了一个协办守备的缺,让他带着北洋武备书院和海军书院的学员兵去平壤历练。”

翁同龢当即失口惊叫,看到天子不解的眼神,翁同龢低声的说道:“陛下,我已经探听过了,这个何长缨,原是北塘练军仁字军副三营江自康部下的一个哨官。”

“此次李经方一去一回,叶志他们再共同着应景儿的打几场标致的硬仗,战后少不得要保举一个按察使,用不了几年就是一方封疆大吏!”

“这个何长缨在没写这本《号令》之前,写了一篇《英魂祭》的祭文,颤动津门;李经方和张士珩立即就请他去喝花酒,和他成了‘莫逆之交’,此次石川伍一的白天案,津海关道报上来讲是何长缨审出的案子,要给何长缨请功——”

光绪泄了一通,表情好了很多,就拿起桌上的那本《号令》,旧事重提:“教员看没有看过这本奇书?”

光绪越说越恼,也不管‘慎言不慎言’,一股脑把憋了多日的牢骚朝着本身的教员了出来:

光绪气的一把将手里的那本《号令》重重的丢在地上。

翁同龢无法的说道:“他是肥西人,据闻家里的父老和肥西李家素有来往。”

光绪一听,顿时就更加的神采飞扬起来:“教员,我们把他汲引出来,与他,还不戴德戴德的搏命为朝廷效力?与朝野,也能为天下士子也做一个对比的表率!”

光绪笑容一愣,问道:“如何说?”

光绪顿时又欢畅的叫了起来:“他李鸿章的确太藐视天下士子了,觉得都会为那戋戋五斗米折腰,并且他能给的,我也能给,还要比他给的更多!”

“这个何长缨,朕要见一见。”

究根结底,还不是他李鸿章想保存气力,怕他的淮军和海军伤筋动骨?

“他李鸿章口口声声要调刘铭传去朝鲜,要调南洋海军北上联军;但是丰岛海战,‘济远’舰打了就跑,涓滴不顾友舰‘广乙’的死活,害得‘广乙’只好停顿焚毁;‘广乙’还是广东海军他大哥所辖的兵舰,他们都敢做得这么明目张胆,张之洞又如何敢让南洋海军北上?”

只求着等园子修好了,老佛爷就能欢畅的住出来保养天年,再别对天子的事儿指手画脚了。

“朕能够不信赖朝野间那些扑空捉影的闲言碎语,但是他李鸿章一手把握着大清最精锐的练军,海军,却一味的避战乞降,这老是天下人都看到的究竟!”

光绪的目光蓦地一凝,神采就冷了下来:“教员是说,李鸿章是在为将来铺路?”

翁同龢神采凝重的点点头:“李经方为主心骨,盛怀宣管财帛,张士珩管军器,袁世凯管外事,何长缨主练军,这下一代北洋的架子算是搭起来了。”

翁同龢在一边插话说道:“关头的是,对于小小的东洋舰队,北洋海军就已经是绰绰不足,李中堂的这类做法,不免不让两江狐疑。现在不是能不能打赢的题目,而是愿不肯意去打的题目。”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太子出没之嫡妃就寝    龙陨九天    修仙狂婿    功法都变美少女,被姐姐直播曝光了    独家试爱:神秘老公惹上身    影后前妻不好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