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欧阳兆熊东山评左诗[第1页/共7页]
望着左宗棠那副对劲的模样,欧阳兆熊感觉非常风趣。他想,本身与左宗棠来往二十余年,竟没有完整部会他。本来总觉得他是管仲、乐毅一流人物,却不知他也有陶渊明、林和靖的胸怀。真是一名可儿!兆熊说:"像是像,不过,有最首要的一点不像。人家和靖居士是梅妻鹤子,你倒是妻儿成群。"说罢,二人都高兴地笑起来。
对于左宗棠的辩才,欧阳兆熊一贯自愧不如,因而顺着左宗棠的话头说:"季高,刚才你不在家,我看了你的《四十自定稿》。你何不将它付梓呢?""小岑兄,你也太把诗文看重了。付梓如何?付梓便能够传播下去了?自古以来,诗文写得好的,何止千千万万,但唐宋今后的文人,传名的有几个呢?传名者中,又有几个真恰是因诗文作得好的原因呢?所谓人以文传,文以人传,实际上,只是文以人传。就如我的祖父、父亲,另有令尊大人,诗文都是一时之豪杰,也刻了几个集子,但后代有几小我晓得呢?刻与不刻又有多大的不同呢?"左宗棠说到这里,显得很冲动,欧阳几次点头。略停半晌,左宗棠以极其当真的口气说:"今后待我封侯拜相再付梓吧!"这句话如果从别人丁中吐出来,说者和听者都会当作一句笑话,现在他们都没有笑,仿佛封侯拜相对左宗棠来讲,只是早迟罢了。
欧阳兆熊与左宗棠是多年的老朋友,畴昔又同住在湘潭,过从甚密,周夫人、张氏也不躲避他。这时,他正坐在书房翻看左宗棠写的诗文,猛听得内里喊叫,赶紧站起来,已见左宗棠大步流星地跨进了屋。
左宗棠这时也带着百口长幼隐居这里,住在白水洞。左宗棠二十一岁结婚,因家贫,入赘于湘潭岳家。夫人周诒端,字筠心,自小受过杰出的家庭教诲,很有才华,诗词歌赋,不亚宗棠。佳耦俩暇时以诗词唱和,偶然相与谈史。左宗棠遇有记不起的处所,周夫人随即取出藏书,翻到某函某卷,十之八九不错。左宗棠曾花一年时候,亲手画了一张天下分省舆图,周夫报酬之影绘。琴瑟之趣,颇近古时易安居士佳耦。周夫人体弱,虑子息不繁,因而左宗棠在二十五岁那年,又纳副室张氏。道光二十三年,左宗棠用积年修脯,在柳庄买下七十亩水田。第二年,举家从湘潭迁到柳庄。柳庄离东山三十里。左宗棠虽多住东山,但也常到柳庄去看看。
这天,他刚从柳庄返来,村夫奉告他,湘潭欧阳兆熊先生来访了。左宗棠一听大喜,三步并两步赶回白水洞。
橐驼万里输官稻,沙碛千秋此石田。
湘阴城东六十里外,有一大片逶迤相连的山岭,群峰错互,山谷深幽。湘阴人泛指这一带为东山。自从承平军围攻长沙,离长沙只要百来里的湘阴,早已民气惶惑。城里有些财产的人,纷繁把金银金饰、家属迁避到东山。
"稀客!稀客!有一年多没有见到你了。"左宗棠拍着欧阳的肩膀,像小孩子似的欢畅。
"哎!小岑,你真是个痴得敬爱的人。"左宗棠叹了一口气,正端庄经地说,"那夜睡觉前,我偶读《后汉书·光武纪》,见范晔所叙昆阳之战,王寻、王邑陈兵昆阳城下,包抄数十重,列营百余座,旗号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而光武以三千敢死队终破寻、邑百万之众。适逢大雷电,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河水暴涨,灭顶者数以万计,水为之不流。细思古来数不清的战役,哪一仗能与昆阳之役比拟?光武真豪杰也。如此神飞意动,不觉睡去,当夜即梦水盗来犯。自思光武亦人也,面对百万虎狼尚且不惧,我左宗棠还怕几个跳梁小丑不成!瞬时胆气倍增,便挥刀与之斗争,一如昔光阴武败莽军样,杀得水盗鬼哭狼嚎,片甲不留,心中有一股从未有过的畅意。醒来后,我看着无边无涯的湖水,脑筋开端复苏,心想:昆阳之役真有此事吗?三千兵卒真能够打败百万之众吗?光武帝怕是和我一样,也在做梦吧!又想到前史所载淝水之战、赤壁之战、长勺之战、城濮之战、牧野之战,怕也都是梦境吧!前人说梦,先人当真。一部二十四史,或许有一半是左宗棠舟中斗水盗的故事。小岑兄,"宗棠拍拍兆熊的肩膀,笑道,"范晔能够诬捏昆阳之役,前人能够诬捏二十四史,左宗棠就不成以诬捏一个小小的豪杰故事吗?你如许大惊小怪,诚如前人所说的:痴人不成以说梦。"兆熊本想嘲弄下宗棠,现在反而被他嘲弄一顿,感觉有点绝望,继而一想,宗棠的话寄意极深,看来那信中所言不是一时的率尔操觚,而是心中情感的借机宣泄。想到这里,兆熊也会心肠笑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