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江南大营溃败后,左宗棠乘时而起[第3页/共3页]
左宗棠刚告别出门,亲兵送来一个讣帖:罗遵殿家明日进里手祭,请曾国藩插手。
"当然,要想超越姚鼐,也的确不易。"左宗棠收起笑容,当真地说,"不过,你将姚先生义理、词翰、考据的治学途径成心拓宽一条,把经济加了出来。从这点上说,你有所超越。但大醇小疵,内里也有些篇章还可再考虑考虑,眼下我偶然和你多说,待安定长毛后,再来详论如何?""好!安定长毛后再谈。先说说,你筹办招多少人!""多则一万,少则七八千,名字我已想好了,就叫它楚军。""楚军?"曾国藩想起当年王錱在赵家祠堂张贴"湘虎帐务处"招牌的事,"季高,叫楚军不宜,你既然要另树一帜,还是叫楚勇为好,今后免得遭人讦难。""固然是勇,但它既出省作战,还是叫楚军为好,究竟名正言顺些。"左宗棠不是王錱,他不肯受曾国藩的制约,做事也没有曾国藩那么多的顾虑,有声有色,烈烈轰轰地干一番奇迹,是他几十年梦寐以求的欲望。前几个月,因樊燮告状,他在长沙处境倒霉,有人乃至偷偷写一些唾骂的小便条,半夜贴在他的门上以泄积怨,常常惹得他肝火中烧。有一张帖子上乃至写着"钦命劣幕衔帮办湖南巡抚大第宅",极尽挖苦之能事。现在此案已平,因祸得福,且又正遇江南大营溃败的非常机会,年已四十九岁、落第达二十八年之久的左宗棠怎能失掉这个大好机遇!他恨不得调集十万八万雄师,尽展胸中奇才,一年半载便荡平巨寇,光复江宁。他信赖本身有这个本领。
二 江南大营溃败后,左宗棠乘时而起
动静传出时,曾国藩正在彭泽。他既感不测,又在乎中。杨载福对败兵沿途的骚扰非常气愤,彭玉麟则担忧承平军的气势会更加炽烈。曾国藩心中却模糊生出一丝称心:江南大营的崩溃,或许将预示着湘军的转机!他仓促离彭泽返宿松。船过泊劳湖时,接到正驻军宁国的李元度的信。李向他陈述江南大营的环境,并捎上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春死,桂清逃,东南大局,天意将属于谁?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