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簪缨问鼎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1章 河山(6)[第1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梁峰慎重躬身,道:“中正言重。长辈告别。”

王汶掌中的快意磕在结案几上。他自幼熟读经文,对佛理体味极其高深,也学过很多经传。这句偈颂,他从未听过。但是任何精通佛理的人,都应晓得,这必定是句能够流芳百世的典范。百代之苦痛,万世之尘嚣,都被此句掩过。晋人本就身在乱世,朝不保夕,命若蜉蝣。是以他们才会任诞、放达,越名教而崇天然。这句偈颂的确就如当头棒喝、电过长空,扯破了掩在心中的迷雾。怎能不让王汶目瞪口呆,浑然失色。

轻摇快意,王汶正想考校一下位选人,一名小吏仓促赶了过来,附耳道:“启禀中正,上面赶来了一名郎君,想要求见。”

有这么一名考官,诸家后辈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博中正官青睐。王汶端坐长官,谈笑自如,时而考校诗书,时而批评书画,另有些投其所好操琴经辩的,他也一一作答。固然一向面带笑容,温文有礼,王汶心中却有些不耐。上党乃是大郡,但是位置险要,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以周遭战乱比年,士族又多为处所豪强,文风比晋阳实在减色很多,更勿论民风、姿容。

但是这等人才,即便是王汶也感觉可贵一见。恐怕比何平叔、潘安仁都不遑多让。现在时逢乱世,诸多惊才绝艳的人物都如落花流水,香消玉殒。看到这么一名病弱美女,怎能不让民气生顾恤。

他的声音略有黯哑,但是毫不影响音质美好。山风缓缓,吹拂宽袖长袍,让那身影恍若乘风舞动。偈颂绕梁,有若梵唱。

那是个极美之人。发如鸦羽,面如细雪,一双凤眸狭长微挑,眸光灿灿,目若点漆。配上入鬓剑眉,的确丰神俊朗,夺民气魄。那双眸子如果放在一个别魄安康的人身上,必定能让人感觉气度高巍,风致翩翩。但是不巧,他病的短长。眼底青黑,唇色惨白,细心看去,就连身形都微微摇摆,仿佛一阵吼怒山风就能要了他的性命。

说完这句话,梁峰悄悄叹了口气,也不等李朗答复,就转过身,向着山下走去。

那小吏没有涓滴踌躇,立即跑了下去。看着对方略显焦心的背影,王汶捻了捻须,靠在身后的凭几上。他倒要看看,这个迟来者,是如何打动他部下那些书吏的。

只等了不到半盏茶工夫,只见一人拾阶而上,缓缓向溯水亭走来。长年醉心诗书,王汶的眼神并不很好,开初只能看到一道瘦长身影,身着墨色外袍,头戴白玉小冠,两道鲜红长缨束在颔下,身姿笔挺,行动悠悠。一袭宽袍被山风吹拂,摇摆不定,衬得那人也如风中劲竹,袅娜生姿。

当年梁习功成名就,靠得可不是脸吧?梁峰在心中腹诽,面上却没有涓滴马脚,谦逊道:“中正过誉。”

从小见惯了高门后辈,再来看这些小士族的惺惺作态,实在有些倒人胃口。也幸亏他记得本身有要务在身,才没有提早拂袖而去。现在批评过半,剩下那些勉强能称得上士族的,应当花不了多长时候了。

溯水亭畔,静了有那么几秒。王汶俄然长身而起,双目当中已经模糊有泪,俯身一揖:“仅此一句,便如醍醐灌顶。如若能想起其他经句,还请梁郎赠与鄙人。”

王汶睁大了双眼,这是神佛入梦?他竟然梦到了佛祖宣讲佛法的场面?当世之人多崇佛道,喜谶纬,没人会在这上面扯谎。他不由半倾身形,吃紧问道:“你可记得那篇经文?”

极致的明朗和极致的病弱混在一起,加上那副如玉姿容。可谓人如病柳,身若孤松,让人在赞叹之余,又生出极度可惜。生恐一个不慎,被贼老天夺去了大好性命。

这话,可就超出了书吏的职责范围。王汶讶然看了小吏一眼,发明那人面色有些发红,又模糊带着怜悯。刹时,猎奇心占了上风,他微微点头:“带他上来吧。”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开局冷艳女总跪求我结婚    我在峡谷捡宝箱    世欢    本尊夫人有点狂    权少枭宠之萌妻拐回家    破窍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