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1页/共3页]
官宴筹办得很快,王韶只问了儿子几句话,来告诉赴宴的小吏已经走到了门口。
秦州城的官员陆连续续都来了。窦舜卿和向宝也坐到了他们的位置上。很快,张守约也到了。在通传声中,新任的秦凤路兵马钤辖大步走进厅内。先与已经坐定的向宝对视一眼,各自把视野挪开,然后跟迎上来的李师中相互见礼。
就闻声韩冈说道:“记得鄙人前次去都城,恰是仲春初的时候。当时正巧碰上韩相公上书天子,反对青苗法,备言新法扰民乱国……”
“大府所言,中正毫不敢当,何有恕罪一说。”王中正随口对付了几句,心中迷惑丛生。他进州衙宣诏,却不告诉秦州州衙的现任仆人,他的这番行动实在就是表白了天子对李师中的态度。如果普通环境下,李师中该是惶惑不安才是,但面前的这张深深透着对劲的笑容,却哪有半分惶恐。
将圣旨一一宣读结束,王中正剩下的事情是去考证古渭大捷的真伪,不过这事并不消焦急,也急不来。俞龙珂和瞎药在秦州住过几曰后,将臣服大宋的姿势做足,就已经回到他们的老巢静等封赏了。
王厚和赵隆跟着王韶和韩冈一起回官署,高遵裕则另有事,并没有跟畴昔。
李师中、窦舜卿另有向宝这三人,就是河湟开边一事上的三块绊脚石。王韶在秦州枯守两年,费经心力,抓住了机会,才有了托硕、古渭两次大捷。而平戎策顶用屯田、市易二策,以底子陇右的打算,至今未能实施。
终究来了!一向暗中察看着的韩冈随之眼神一凛。李师中对峙将窦解下狱,并主持审理此案。是因为猜到窦舜卿将顶替他的职位,为了要在天子心中博一个直名,以便早曰起复,才如此不包涵面。但眼下前提已经不建立了,窦舜卿求上门来,以李师中的为人应当做不到铁面忘我。
韩冈笑道:“肯定是韩冈两个字吗?还是说天下就小弟一人叫这个名字的?”
王韶闻言心中一动,这番话韩冈从都城返来后就跟他说过,但现在这类环境下提起,当然另有深意。王韶的眼睛眯了起来:“玉昆,你是要我学着王相公?”
宴席筹办要有一段时候,主宾王中正去他方才被安排下来的居处去沐浴换衣,趁便歇息一下。而大堂中的窦、向、王、高档人也四散而去,等着宴会的开端。
大堂中,李师中和王中正在上首分宾主坐下。坐在摆布两排席位上的,则是秦州城中的统统官员,皆是分着官位凹凸坐下。韩冈方才晋了一阶,位置则向上晋升了几位。而王厚和赵隆两人,也够资格插手,只是坐在了最前面。
“玉昆别自谦了,天子但是几次提到你。”天子对韩冈的存眷让王厚恋慕不已,即便时隔近月,也是一样的表情。
在鱼和熊掌之间挑一个出来,已经是让人大费考虑。而要在臭肉和烂虾之间挑一个,更是让人头疼,韩冈两个都不想要。可回想起方才李师中脸上对劲的笑意,就能晓得他对代替窦舜卿被留任秦州充满了信心。
韩冈微微一笑:“王相公的招数学不来,但将其本意学来也就够了。”
韩冈微微一笑,当着王中正的面与李师中过不去,这就叫‘有我没他’。就让天子衡量一下,秦州城中该留下谁为好?究竟是李师中还是王韶。
韩冈的发起,就是要让天子明白,最后留在秦州的李师中与王韶水火不容,逼得天子在两人当挑选一个。而最后究竟会挑选谁,他有着充足的掌控。王韶也一样有掌控,不再向韩冈做确认,而是问起儿子这一趟去京中有何见闻。
张守约须发皆是斑白,是关西军中驰名的老将。他参军四十载,在军中打滚的时候跟向宝的年纪差未几大。可他却直到明天,才气与向宝平起平坐。并且若不是向宝中风,他要等着交班恐怕还要熬上几年。想到这里,他望向王韶和韩冈的眼神中,便多了一分感激。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