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黄远的志向[第1页/共2页]
“黄兄高义,我文天祥敬佩不已。”文天祥还是不断念,再次劝道:“只是光复河北,摈除鞑子,光复中原,也不是非得在襄阳不成吧?以黄兄之才,若到一个更广漠的空间里,或许能阐扬更大的感化呢?“
“文大人如此诚意相邀,你们还不快答允下来。”倒是黄远最早说话。
“文大人不必多说,我晓得文大人想拉我黄远到临安做事。但我黄远为甚么去襄阳啊?还不是为了帮大宋守住这北方的流派,让蒙古鞑子不得南下,让天下百姓不致生灵屠炭!朝廷军费不济,我经商所得,都用在了襄阳城防之上。襄阳城的军费开支,朝廷出了八成,我出了二成。如果我分开襄阳,万一襄阳失守,我有何脸孔去见列祖列宗啊!“
中间几个兄弟见了,也都单膝跪地,道:
文天祥正待回话,牛富在一旁插嘴道:“文大人有所不知。这黄家本来是河北的豪绅,厥后河北遭金军攻占,黄家很多人都惨遭毒手。剩下的人随宋室南下,定居泉州,以经商为业,堆集了万贯家财。虽成为贩子,却不敢忘本,黄氏祖宗遗训:今后黄氏子孙皆须得以光复河北为志,将鞑子摈除出中原。而后无数年间,黄氏子孙都服膺先祖遗训,凡是我大宋出兵光复故乡,黄家必然大力互助。端平入洛,黄家耗掉了大半家财。幸亏黄氏多年经商,运营有方,厥后又渐渐规复了元气。直至前几年朝廷光复襄阳,黄家再次倾囊互助。襄阳重筑雄城,开屯田,移军户以后,黄兄便举家迁徙到襄阳。一则以本身的经商才调,助襄阳守军处理一些赋税军资之事;二则也是为了守住襄阳城,为将来向河北打击,光复中原,屯集物质。“
文天祥的话尚未说完,便被黄远打断。
黄远带着几分酒意,说出了上面一番话。
”牛三“
”牛五“
“唯独荆湖地区,处于我大宋的中线,攻之则两淮与川蜀首尾不能相顾。若蒙古鞑子中有目光出色之人,则必重点打击此地。要攻占荆湖地区,必先节制汉水,要节制汉水,则非先攻陷襄樊两城不成。襄樊两城是我大宋北方的流派,跨连荆豫,控扼南北!襄樊两城不失,则荆湖地区不失,荆湖地区不失,则我大宋安矣!“
“谨遵大人之命!”
想到这里,牛富便沉声说道:“同为大宋甲士,承蒙大人看得起,投到大人麾下,原也没甚么。只是我等是受命来向朝廷讨要襄阳城所需的赋税军资金的,这任务没有完成,我牛某可不能当逃兵啊!”
“蒙古鞑子兵力强大,盛过女真鞑子十倍。现在大宋朝廷暗淡,国力弱退,此消彼长之下,亡国之祸不远矣!四川之地,我大宋运营多年,阵势险要,山高路陡,倒霉于蒙古鞑子的马队驰骋,又有王坚,张钰等一干虎将镇守,蒙古鞑子等闲是攻不下来的。两淮一线,有水军镇守,蒙古鞑子不习水战,远不能与我大宋水军争锋,是以也无大碍。“
牛富扫了本身几个兄弟眼中,看到他们的脸上希翼与踌躇之色。牛富暗道:“我本身倒还罢了,几个兄弟的出息却不能被我迟误了。罢了,我为襄阳城要去赋税军资,也算是极力了,倒也无愧于心了!“
到底是读过书的,又是贩子,脑筋就是要比牛富这帮大头兵矫捷。
此时,世人都有了几分醉意,黄远也借着酒力,开端谈本身年青时在外洋见到的异国风情,人文地理,民族民风……一会儿又说到本身出海时的船只如何威武雄浑,能工巧匠们如何耗经心力打造出这些船只……
文天祥笑道:“襄阳城乃是我大宋北方的流派,你们便是不说,我也会奏请官家,拨下赋税军资给襄阳城,加强襄阳城的防备。更何况我刚才都承诺几位了。你们放心,我这几日便给官家递奏章上去,要求朝廷拨款给襄阳,加强防备。”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