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起意[第1页/共3页]
可老太太的院子,是最难进的,她此时不过是小厨房里的粗使,跟了郑婆子才得些青睐,能捞着轻省差事,可要说进到老太太屋里,再不是件易事。
一句多的话也未曾闻声,养的好似泥胎菩萨普通,小女人爱的一样不碰,除开存候抄经,就是对着南窗描花刺绣,连吃口也是一样平淡,她特地做上来的糖莲子,全叫几个小丫头们分了。
跟着就是琉璃,再背面另有两三个,香扣一面说一面叹,说宋家仁慈,换到别家,再没这么好的事儿。
这么想着,深深叹一口气,现在五两银子,来的不难,光是太太赏的东西,约摸就能值上二三两,可那会儿倒是一家子的命,除了卖身别无体例。
两个女人屋里说不缺人手是假的,品官出行,船都有规格,吃水多重,能带多少东西多少人,都得看船的大小。
几个丫头各自叹一回,想着大丫头的风景,嚼了两瓣鲜菱,反提及夏至节里上头会赏甚个菜下来,又拉了石桂:“你在厨房,可得给我们留些好的。”
便是这么冷着远着,又做足了端方不叫人挑刺,两个女人才不敢恃宠生娇要这要那:“两个女人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不说她们不敢开口要,就是两个姨娘也不敢闹,你去了一样夹着尾巴做人,何必去当这份差!”
若不是实在年小,也早就去了荤食,还是宋老太太开口,说是两个孙女儿年纪尚幼,不准很穿素色衣裳,吃不见油星的素食,家里的女儿到了年纪总要出去寒暄,打扮得居士普通,到底不成模样。
石桂本来不往上用力,既认准了,送到女人那边去的菜肴点心便是她跑腿,见了这两个女人几次,跟院子里的紫楼水芸熟谙起来。
她说得这一句,有几个接口的:“可不是,必得是主子跟前有头脸的,那才管用,不但放出去,还能赐些安家银子,太太一根毛,也比我们的腰粗。”
石桂笑着应了,低下头把手上的绳索打了个结,翻过来串上线,就没有外院里头当差放出去的丫头,淡竹石菊说的,里头水分大了。
一句一句的探听,石桂内心渐渐画出一张表来,顶头的是豆蒄,她原是要出去的,还是风景嫁人,不知如何就成了妾,大太太给了豆蒄家一百两银子,放了良再当的妾。
“这是难有的面子,我们如许的也不必肖想,里头哪一个不是二等一等的丫头,还能青皮白脸的去讨恩情不成。”六月加了一句,跟着便不再说。
山上固然阴凉,蚊蝇也多,点了艾草熏蚊子,屋里的味儿并不好闻,开了窗户透气儿,石桂来的早,又在小厨房里当差,靠着窗的这一张床就归了她,她枕在枕头上,还特长指头在被子画圈。
余容房里是紫楼玉板,泽芝房里是水芸红衣,事儿少人手足,两个也没好奉迎的处所,石桂想进这院里,倒有些难办。
石桂只当叫她看破,正想说辞,郑婆子点点她,自坐到小杌子上头,招手让她捶腿:“你往那两个女人跟前凑甚么,那两个可不是太太亲生的。”
宋老太太那会儿信了佛道,就怕儿子年青轻没了是有甚么孽债要还,屋里置下小佛堂,宅里头另有一个静中观,住着女道尹灵,是专请回家里来的祈福打醮的。
香扣迷惑着扫她一眼,石桂把手上剥好的花生仁送到她手里,她咬着吃了又道:“再早两年,另有一个琉璃,也一样是放出去的。”
一面这么想一面拿眼儿打量她,石桂生得好,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样样标记,笑起来另有一边酒涡,如果养大了,也不比豆蔻差。
石桂这会儿想起本来高考填志愿来,有第一有第二,还得看看那里缺人,能上得去,既盘算了主张,便走最稳妥的门路,石桂探听了一肚子两个女人爱甚么不爱甚么,说怕当差犯了忌。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