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玉台娇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见见世面(下)[第1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沈宛清闻言点头道:“若真是表哥,那何家很多有钱啊?随随便便的就拿七千两银子买这么小只破章子。”

沈宛清瞧着叫价越来越高,不由目瞪口呆:“这东西就这么值钱?”

沈宛清现在还一心猎奇那人到底是不是何胥,扯着若华道:“我真感觉那人是表哥。”

远远瞧着那玉,光亮白净,模糊能可见印头稍有红迹,应当是被人用过。

沈宛清听若华这么一说,方才想起这事。两人领着两丫环,一同下了楼。

沈文昊见了沈宛清也灵巧的叫了声:“堂姐”

沈宛清盯着文昊瞧了半天,问道:“你是文昊?”

蓬莱阁的竞拍并无预订时候,有竞拍时会在门外支个牌子提示,竞拍数量凡是是两到三件不等。

沈宛清一脸镇静,对着若华道:“不就是迟了半个时候,祖母不会真要罚吧?”

沈宛清见何胥过来,有些坐不住了,瞧她那模样,是肯定了蓬莱阁那人就是何胥。

何胥闻言脚下顿了顿,瞧了瞧沈宛清道:“表妹倒是有闲心,也跑那儿去了。”

若华回了句:“是”依着沈老夫人的话,找了个位置坐下。

太子点头道:“先生克日未教儿臣文章。”

若华一行人出了蓬莱阁,便上了马车。天气也不早了,张叔架着马车往回赶。

瞧沈老夫人语气平和,并无非常,沈宛清稍稍放了心。

若华拉起沈宛清:“走,我们先下去。”

静妃吊坠撤下以后,店里的伴计又端了个精美的木雕盒子上来,此时世人的重视力又到了那盒子上。

梁昭帝最大的缺点在于过分妇人之仁。太子乃静妃所出,而皇后赵氏所育宗子早夭,以后就再无所出。

这刻章取的是和田玉中的上品羊脂白玉刻制而成,还是当年西域进贡的贡品,其贵重程度可想而知。加上梁昭帝与柏濂这典故,想不抢手都难。

此时,那男人又道“六千五百两”。

见十岁的太子说得头头是道,梁昭帝喜极,同时又敬柏濂教诲有方。遂着人刻下“帝御之师”四字方印赐与柏濂,便是展案上那枚玉章。

展案上的伴计全去了隔间,不一会抬出一件物什,拿黑布罩着。

梁昭帝与赵氏幼年结婚,与昭帝共渡十余年。梁昭帝顾恤赵氏无子,便宠遇赵氏一族。也正因如此,才让赵氏一族羽翼渐丰,最后取而代之。

沈老夫人点了点头:“若华也坐吧”

实在,这跟她俩出门这事倒是没甚么干系,不过是沈文昊从晋阳返来了罢了。

若华指着右边的隔间对槿秀道:“隔间里是有女子的。”

场上又是一阵哗然,若华往边上看去,不由一愣,那叫价六千两的人恰是何胥。

那伴计将盒子放到展案上,将扣环翻开,推开盒盖。盒子中的东西便呈现在了世人面前,是一方玉雕镂印。

传闻梁昭帝极宠嬖太子,在太子尚年幼时,请了当时名震一方的文豪柏濂为太子太傅。

.

沈宛清撒开腿便往沈老夫人那边去,沈老夫人见沈宛清便道:“清儿返来啦?”

梁昭帝板着脸问:“是不是柏濂不肯授教与你?”

若华但笑不语,要说这东西到底值不钱,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何家在丹阳向来低调,至于何家到底有多少产业,大抵只要他们本身清楚。

在坐的来宾皆惊呼,不由窃保私语起来。

蓬莱阁在大周统治之下,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兜售前朝宫廷之物,如果没点权势毫不敢做。

若华想不明白,何胥为甚么又要与那人争。

若华对着沈老夫人福身唤道:“祖母”

太子点头:“克日先生带儿臣到官方访问,先生说治国之道不尽在《孟子》、《四书》当中。君王需体察民情,观百姓之兴乐,感百姓之痛苦,方能做到百姓心中所想,体味治国之底子。”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回到古代当匠神    石来运转    都市天才相师    都市长生至尊    贵商    心理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