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孙儒杰[第2页/共2页]
苏玉畹对孙儒杰的印象也不错。现在很多读书人,特别是有功名的,自发得本身高人一等,不但看不起劳苦大众,便是做这些行当的父母都看不起,更不必说还在闲暇时替父母做活儿了。孙儒杰不以管碎务为耻,反而主动承揽任务,光是这份能上能下的气度,就比很多读书人强。
不管他对孙儒杰再有好感,这件事,还得苏玉畹这个主子说了算。
说着,他又道:“因贵家小厮来唤,我爹又不好拿这话来打发贵家小厮,不然倒仿佛我们拒人千里似的,这才打发我亲身来跟苏女人和刘管家说一声,至个歉意。我这些年读书之余也帮我爹打打动手,对于城内的事也算是比较体味。如果贵府不介怀我爹不能亲身出面,需得我在中间跑腿和传话,买宅子或下人活儿鄙人也可帮贵府办理。如果贵府感觉不便,也可请其他的中人。”
“如果城东的话,我这里有两处宅子。一处是四进院落,不过原仆人四世同堂,子孙又昌隆,为了安设孙辈及他们的下人,原仆人在宅子的空位上都建了屋子,一共有八个院子,六十二间房。这就让宅子显得比较拥堵。且这宅子没有花圃。原仆人见得第五代曾孙都要出世了,这宅子住得太挤,便筹办把这处给卖了,另到别处买大宅子。这处宅子呢,风水比较好,想来比较利于子嗣。如果苏女人成心,能够把两三处院子给拆掉,建一个花圃,再引进死水,也是很不错的。”
“是的。”刘安看了苏玉畹一眼,见她没有说话的意义,便代她答道,“城东洁净,门路宽广,住的人也不杂,我家主子比较偏向于这里。”
孙儒杰微微沉吟了一会儿,转向苏玉畹这个方向抬了抬手,问道:“听贵府的意义,还是更偏向于在城东买宅子?”
“另一处是在东边那座山的山脚下,门前另有一条沟渠。虽说沟渠不大,也算得依山傍水了。”孙儒杰道,“那处环境比较清幽,原是原仆人的父亲为他科举时买的读书之所。原仆人考了二十几年,好不轻易在五十岁的时候才中了举。他也偶然再科考,在别的省谋了个县丞的官儿,又把老太爷接了畴昔。在老太爷过世以后,他就想把这处的园子卖了,免得荒败了可惜。这园子占地比较大,足有7、八亩,不过只在前面建了两处院子,其他处所就做了花圃,种了些梅花、李花、桃花。贵府如成心,完整能够将这到处所重新打算,建些院落屋子。且这到处所比较合适,要价只需一千八百两。”
孙儒杰笑笑:“这不怪我爹,是我本身要出来替他打理事件的。刘管家不晓得,我们家就我父子二人,这些年我爹又当爹又当娘地把我拉扯大,我哪能在书案前坐享其成,万事不操心?即便念着书,家里大小事,我也一样要过问的。我爹病了,为了让他放心养病,我天然得把事情给担起来。不瞒刘管家说,我爹做中人这些年,那里有宅子要卖,宅子有甚么优缺点,四周哪个村比较喜好把后代送到大户人家做下人,操行如何,我跟在我爹身边也听了个七七八八,内心都是稀有。替我爹跑跑腿传传话,还是没题目的。”
“坐,坐下说话。”他压了压手掌。
刘放内心的天平就向孙儒杰倾斜了。他也听得出来,孙儒杰是成心替他父亲接这趟活儿的,话固然说得委宛,但他对本身做活儿仿佛很自傲。
“这处宅子作价多少?”刘安问道。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