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无私则无惧(二)[第1页/共3页]
“四弟此言差矣,朝堂体制,本就有避嫌之规,今,陈大人既与侯君集有所不睦,瓜田李下之嫌不免,纵陈大人公允无双,也难防世人之口舌,提请陈大人避嫌,一为实际公允,二来也是对陈大人之保护,有何不成之说。”
“忘我则无惧?真要忘我,又谈何轻易哉。”
太宗既已下了旨意,陈子明自不敢稍有怠慢,赶快一躬身,照着朝规便谢了恩。
陈子明到大理寺任上虽尚不到一年的时候,可御下倒是极严,他不对高昌一案表态,下头诸般官员们自是都不免有些个无所适从——高昌一案乃是钦定的要案,没有陈子明发话,下头诸有司各处自是不敢私行做主,到了末端,题目大多反应到了宁岩处,弄得宁岩也没了体例,只能是硬着头皮去请见陈子了然的。
“诺!”
“子明。”
“那好,正河且就去将孙、赵两位大人一并请来好了。”
陈子明并未对宁岩的陈述有甚特别的表示,仅仅只是腔调淡然地叮咛道。
“下官见过陈大人。”
交代既毕,陈子明也没多与两位帮手拉呱,就此便下了逐客之令。
“嗯,有人说尔与侯君集素有旧怨,难有公允之心,尔对此可有甚要说的么?”
这一见陈子明对此案仿佛不甚热中的模样,宁岩的心中自不免便有些犯嘀咕,可又不敢胡乱发问,也就只能是强压住心中的猜忌,紧赶着应了一声,自去号召孙、赵两名大理寺少卿前来议事不提。
听得响动,陈子明终究从文书堆里抬起了头来,看了宁岩一眼,不置可否地便轻吭了一声。
“下官等告别。”
这一听陈子明说是要急办此案,可给出的调查取证的时候却颇显宽松,也未曾定下详细开庭的时候,仅仅只是平常地说了个“再行详议”,仿佛对此案并不甚正视的模样,孙、赵二人的心中自不免便都犯起了嘀咕,却又不好细问个不休,也就只能是齐齐恭谨地应诺了事。
“嗯。”
太子是决然不能接受丧失侯君集这等首要臂助以结果的,正因为此,哪管在此时死争会否触怒太宗,一味倔强地便咬死避嫌之说法。
“本日早朝的景象,二位大人也都是看到了的,陛下已是当庭下了旨意,将高昌一案交由我大理寺审理,今,在京之涉案将领皆已到我衙投结案,审判事件也就不好稍有拖延,二位大人对此可有甚贰言否?”
“嗯。”
“不然,所谓避嫌者,乃支属、仇雠之属也,陈大人与侯君集不过是政见分歧,于朝务上有所辩论罢了,以陈大人之公道廉洁,又岂会是记仇之人,太子哥哥如此强加妄测于人,实大有不当,请恕臣弟不敢苟同焉。”
“微臣在。”
“启禀大人,涉案的四十九名从五品上之将领在京二十六人皆已至我司投案,只是相干人证方面却尚须得分头彻查,还请大人明示去处。”
“诺!”
“说得好,忘我则无惧,爱卿之操行,朕夙来信得过,此案便由爱卿来主审,月内给朕一个成果,朕倒要看看那帮蛀虫到底猖獗到多么之境地!”
宁岩去后不久就见孙伏伽与赵汝明两位大理寺少卿连袂而来,一见到端坐在案牍背面的陈子明,自都不敢稍有怠慢,疾步便抢上了前去,齐齐见礼不迭。
“退朝!”
固然领了旨意,但是陈子明却并未急着去动手办案,也未曾急着下公文去缉拿涉案之诸般将领,乃至未曾调集大理寺诸般官员商讨去处,自回了衙以后,便稳坐在了自个儿的办公室中,好整以暇地埋首于公文间,有条不紊地对各有司呈报上来的诸多旧案宗停止着最后的考核与批复,就仿佛未曾接办太高昌一案似的。
孙、赵二人在大理寺都已是呆了一任了的,对审案的活动天然都熟稔得很,自是都不觉得此案有甚庞大可言,事理很简朴,似此等大范围纵兵劫夺一事,底子就瞒不住人,摆布屯军上高低下怕是都清楚得很,采集起证据来,也自不算难事,几天时候便可搞定,随便办都能办成铁案,只是题目的关头并不在案件本身上,而是在于太子与魏王间的排挤上,在不清楚陈子明心中到底是作何设法之际,孙、赵二人自都不敢等闲表态,相互对视了一眼以后,便由着资格更老上一些的孙伏伽非常谨慎地作答了一句道。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