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2页/共2页]
民气轻易有公允,“内公允于老婆,外僭惑于知友”,即便是本身的心头好,也一定就能一碗水端平。武承训固然酷好读书,实在却并无那般在乎,他始终还是把行军布阵当作正道,偏又不能驰骋疆场。
武承思名声大噪,不但刺激了武承训,更让多少民气中冲动,几近夜不能寐。
廉王这还真是有恃无恐,当着满朝的面打她钱皇后的脸。
武承肃进宫时,钱皇后讲这事照实说了,问他是否能压服廉王父子。
这话说得很不诚恳,且未免过于牵强,但因廉王甘于自损,反倒让人没法非议。
但是卫氏族中没有适龄女子,卫懋功苦寻了几日,只要快出五服的几家人里丰年纪相称的女孩,但是虽非豪门祚户,家世到底还是配不上。武承思是廉王嫡子,再如何样也要配个公侯府上的嫡女,或是朝中三品大员的掌上明珠。
“如此好的人才,不握在我们手中,老是可惜了。”钱皇后可惜道。
宁王听了缓缓点头,以示附和,武承训却没甚么反应,仍在等马氏持续说下去。
“这事倒也没那么值得人恋慕,更怪不得王爷。”
宁王听了这么两句重话,细心看时发明马氏变了神采,这才晓得老婆是怕儿子走了偏路,也不免心中焦急起来,拥戴着马氏说了几句话。
宁王又是一阵点头,武承训却一副如有所思的模样,连头都不抬了。
“文以附众,武以威敌,不管挑选哪一个,都是大丈夫的前程。那么些个名相贤士都能文不能武的,也没见他们被人轻侮半分。承训是个世子,不能带兵兵戈已是定命,又不是要你治国,非求个能文能武做甚么?依我看还是在都中更好,能够有本领帮手君王,不必非要跑到外头去寻求甚么名誉。”
马氏又有三分焦心,她倒真怕劝不住儿子。
“行军之人常常因本身好武就骄易了读书,所思所见未免有限,殊不知行军兵戈杀伐太重,染了多少戾气在身,名将智囊常常不能得长命,一定不是戾气过分的原因。唯有读书做人才是端庄的事理,既能够修身,又能够惠人。”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