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1页/共2页]
“听守着朱紫营帐的卫兵说,朱紫临走前留下一句话给二公子。”亲兵跪地禀告。
好歹前头另有宁王当着。
“二公子合该掌这万里江山!”
周绎天然不受。
翌日,估摸着萧长经已入了临水城,早递了折子求见武承肃,周绎才将萧长经前来互助的事奉告魏军将领们。
固然魏军没攻城,可京畿一带能跑的人早都跑了,余下的不是老弱妇孺,就是趁火打劫的地痞恶棍,若非他有要事在身,真怕耐不住脾气,早提着剑“路见不平”去了。
亲兵应“是”,自去萧长经帐外呼喊。
段氏当即发觉讲错,晓得本身是碰了阳筠的把柄了。
梁国与魏邦交好,这事大师多少晓得一些,加上总有人传闻过萧长经的“事迹”,如此一传十、十传百,不过才半个时候的工夫,武承肃与萧长经还没结束客气时,宫里便人尽皆知了。
“起初并没想过会有本日,觉得宫里孤苦孤单的日子老是看不到头的,不想竟这般轻易就教人看到绝顶。
守城的兵士拦下萧长经,正筹办细细查问一番,萧长经便拿出梁国国主的手书。
坠儿见阳筠动气,忙上前劝说,请阳筠回仁明殿安息。
周绎谦道:“此话言之尚早。所幸有文远君在,燕国毁灭,也是指日可待之事了。”
说来也是奇特,不知武承肃为何俄然就不待见阳筠,连她身边的人也被他找借口一个个打死了。
众将听了无不欢乐鼓励,仿佛明日他们便要胜了普通。
段氏见状,心中不由一动。
且不说周道昭与沈夫人容不下她,便是现现在的武承肃,看她也是各式的不扎眼。
“尊使请入城。”领头的将官确认了手书,当即教人放行。
宁王虽谨慎,不敢主动出兵,却时候防备着周绎,断不会等闲便让魏军攻到城下。
“是甚么话?”周绎嘴上问着,内心大略有了答案。
周绎开朗一笑,果然非论辈分,执了萧长经的手道:“能得文远君效力,绎愧不敢当。何如情势紧急,百姓又实在不幸,只得劳文远君走这一遭。不管成败,文远君为百姓涉险之功,跋千里伯助之情,绎必铭记于心,终吾平生不敢或忘。”
传闻梁国来了人,宫里便有各种百般的猜想。
她自保尚且困难,又如何能保住孩子?
“可也就是到了现在妾身才终究明白,统统筹算都是无用,谁晓得老天愿不肯意给你这条前程呢?
阳筠抿了抿嘴,眸子黯了下来。
阳筠便由着她夺去,还是不肯言语。
萧长经就这么骑着马一起到了皇宫门口。
想到这里,阳筠忍不住苦笑一声。
难怪他至今未娶,等闲之人怕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罢。
有民气里盼着萧长经压服武承肃投降,好歹让他们这些宫人能有个活路。
次日一早,周绎才睁眼,便让本身的亲兵去奉侍萧长经梳洗,想着本日梳洗过后,便该送他往临水去了。
水华来回禀时,阳筠正抱着瑄哥儿看池子里的荷花骨朵,待水华把话说了一遍,阳筠还是指着打着卷的嫩叶与立在上头的蜻蜓给武存瑄念诗。
临水城门现在还是大开。
二人说了好久的话,直到夜深方各自歇下。
阳筠也不说话,才刚坐下便拿起茶盅来,仿佛要喝茶。
“此礼二公子受得。”萧长经道,“长经此番前来,虽有故交之情在前,又有兄长之命在上,却也是长经所愿。长经不是那扭捏不定之人,既然来二公子帐中,天然是心中有了定夺。劳二公子高看一眼,虽不知凭这拙舌可否压服燕国新皇,却少不得要为公子尽一番力,虽死不敢稍悔。”
“那位朱紫说,五今后若他不回,且没有别的动静传来,教二公子早做筹办。”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