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回 敬如宾[第2页/共2页]
前几日武承肃曾托人奉告,开年要他入朝,并许了他一个正七品的吏部司勋员外郎的官职。
阳筱对武承训本就没甚么期望,全不希冀他能知冷知热。现在她又心烦得短长,巴不得整日闷在屋里,不受旁人滋扰。二人这般相敬如宾,对她而言倒也不错。
如此想着,武承训心中舒坦了好些,每日也规复了一些宁王世子该有的神采。
阳筱感觉难堪,不管是否与高阳联络,老是有些不铛铛。
“你若感觉不好,或筱儿感觉官职太低,换个位置给承训也无妨。”
见武承训改了态度,她心中当真猎奇不解。可她没法开口相问,倒像是得寸进尺普通。
他细细把玩着犀角抠的茶盏,猎奇道:
腊月初十,将要休冬假时,宫里俄然传出动静,说陛下成心开年便立瑄哥儿为东宫世子。
“茶叶倒还罢了,这水是甚么水?”
阳筠浅笑着答道:
与行军作战完整无缘的将军,自古以来怕就未几了。
武承肃拿了册子,随便翻了一翻,便将几个有子嗣的女眷点了出来,让分外犒赏些绸缎料子并珠玉金饰。阳筠恭声应了,着坠儿记下,待都加上去后才将册子送去崇仁殿。
武承肃接过,轻啜了一口。那茶入口贫寒,细品之下才有一丝甜味,应是“晚甘侯”无疑。
诸如衣料、炭火之类,阳筠早分派安妥,便叫坠儿取过册子来,与武承肃一一说了。
固然瑄哥儿册立乃是世人料想当中,觉得不过迟早罢了,但是一岁便入主崇教殿,毕竟嫌早了些。是以这话一出,朝野均为之震惊,虽未掀起轩然大波,浪却一个接着一个。
武承训传闻高阳国主薨逝,只每日安抚阳筱几句,并不见他有何干心之举。阳筱落泪时,他倒也能在旁递帕子,并不见有一丝不耐烦。
阳筱整日在宁王府里,并不常常出门,偶尔出去了,不是去东宫里谈往阳筠,便是哪家王公贵族的府上有丧事或筵席,前去赴宴、送礼、应景的。而她已有十余天未进东宫,是以阳筱竟不晓得武承训开年便要入朝。
本身的志向虽是做个威风凛冽的将军,但是他于兵法上所学甚少,演兵、带兵的经历更是一点也无,武承训不得不平从于实际——即便再不甘心,也要以文官入仕。
要怪就只能怪本身过分率性,做事欠考虑,有此一报也是应当。
卫懋功却烦得要命。(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