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1页/共2页]
徐昭训玄月二十九生日,年方十七,父亲是从五品的荆州刺史,虽官位不高,却掌管着朝廷的半个粮仓。
看着倒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处所,仆人不说是仙风道骨,也该是超凡脱俗的。阳筠赏识着风景,心中非常不觉得然。
“太子妃殿下放心,只是太子殿下怕卫娘娘仍旧吃睡不好,教奴婢来传个话,安安卫娘娘的心。”
阳筠又翻看太子起居注,发明他近半年常去卫良娣那边,此前虽有些偏倚,倒也算是雨露均沾。
众内侍当即谄笑着阿谀典簿,说他“福泽厚”“有脸面”之类的话,典簿笑着说让大家做好本身的事,便让散开了,有几个聪明的凑在典簿身边多说了一会才走。
正热烈着,远远看到有内侍小跑着往宜秋宫去了,也不知谁说了句“可别是卫良娣身子不利落”,阳筠便领着世人往宜秋宫走。
“此人是太子殿下身边常随,名唤姜华。”
段良媛低声对阳筠道:
醒来后,阳筠单单看了太子正妃郑氏的出身记档,深思了很久,余下的并没碰,教印儿先都收好,说要四周去逛逛。印儿将记档交给坠儿,叮嘱了一句“别弄乱了挨次”,带了珠儿陪阳筠出去逛东宫。
大婚那日阳筠虽盖着盖头,以后却来回过一次,模糊能记得东宫前面的格式。传闻是仿造皇宫建的,只是建制范围小了一些。
“既如此,就都散了吧!眼瞅着就是晚膳时分了,太子殿下迩来忙,你们吃甚么、吃不吃的,可都要我操心了。”阳筠和女眷开着打趣,她走后代人各自散了。
京兆尹段盛槐独女、尚无子嗣的段良媛,腊月初平生日,年十九。
阳筠内心很不是滋味,将郑氏的记档丢在一边,再去看两位良娣的。
“甚么意义?打我的脸呗!”
东宫南是一排高墙,上面设有岗哨,从正门入,颠末一片广场,再上约四五十级台阶,便是东宫第一正殿明德殿,是太子访问群臣、商讨政事和停止典仪的处所。
过了空位,正中是太子宠幸低阶妾侍的承恩殿,承恩殿西是卫良娣的宜秋宫,东边则是陈良娣的宜春宫,再北是一片连着一片的各式花圃,假山、花圃、围湖、回廊倒是应有尽有,更养了很多仙鹤孔雀等珍禽。
如此看来,二位良娣里,陈良娣是实实在在的东宫“本身人”了。阳筠笑了笑,捡起余下几张持续看。
阳筠“噗哧”一笑,道:
太子武承肃与阳筱一样,都是冬月生辰,只是阳筱初六生日,太子是初二生日。年底将满二十三的武承肃于十七岁时大婚,娶的是小他两岁的定国公嫡孙女郑氏,那郑氏却在三年前溺水死了。
早晨就传来了武承肃宿在宜秋宫的事,印儿皱着眉,坠儿神采严厉,珠儿似懂非懂的,钏儿则直接说了句:“这甚么意义嘛!”
夏季天热,很多人在屋子里呆不住,出来树底下乘凉的。段良媛见阳筠在,一边叮咛侍女归去拿梅子茶,一面往阳筠这边来。
姚良媛年二十,七月二十五生日,从三品镇远将军姚石良之幼女,上有二姐三兄,三名兄长都在军中,两位姐姐也都嫁了军中的青年才俊。
尚无子嗣的仇良媛,恰是严仲麟老婆仇氏胞弟之女,仲春初三生日,年十八,父吏部文选司正四品郎中仇峥。仇良媛也有一胞弟,年仅十五,记档上写尚未婚配,也不知是更新的不是。
崇文馆后五十步便是太子寝殿崇仁殿,还是是三十六级台阶。再自崇仁殿后下台阶,往北约二百步,东面是阳筠的八凤殿,西面则是留给世子的崇教殿,都是二十四级台阶。武承肃的两个儿子都还小,是以崇教殿一向空着,只是有宫人打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