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官家[第1页/共2页]
这回不消公主提示,若瑾忙跪下谢恩:“谢陛下恩情,民女惶恐。能为陛下略尽微薄之力乃是……”
弘光帝听了不置可否。实在另有个别例能减缓头痛――针灸,但是这里氛围太压抑,面前坐着的也不是浅显的白叟,若瑾实不肯常常对着这喜怒无常的帝王。踌躇了一下,又从药箱里拿出个扁扁的琉璃瓶儿来。
只是他两颊发暗,印堂发青,眼底却微微泛红,明显病得不轻。若瑾垂下视线,又问道:“叨教陛下但是夜不能寐,即便眠着也必多梦?”
笔墨纸砚都是备好了的,若瑾提笔写了递与他:“老内侍务必请太医们看了再给官家用。”那老寺人忙接过来道:“不敢,老奴高承恩,女人直呼名字就是。”
荣庆公主便道:“那荣庆也辞职了,他日再来给父亲存候。”
弘光帝越笑越大声,竟似乐不成支,俄然伸手一挥,满桌的奏折“哗啦啦”散落一地。殿中侍立的寺人宫女都吓得面无人色,两个宫女正捧了茶上来,吃这一吓茶盘几近脱了手。滚烫的茶水都翻倒在两人身上,顾不得烫仓猝跪下请罪。
重新坐上马车,若瑾一向提得高高的心方才放下。人说伴君如伴虎,官家公然不好服侍。幸亏有荣庆公主,本身却也没受甚么难为。不管如何,明天这趟总算全须全尾地返来了,至于甚么封赏,若瑾压根就没想那么多。
“我们走吧。”待裹上大氅,荣庆公主便牵了若瑾的手道。
饶是若瑾两世为人,如许阴鸷的眼神也是头一回见,纵使低着头也能感遭到那目光宛照本色,盯得若瑾头皮发麻,从心底里泛出寒意来。
这两个字在弘光帝念来仿佛有些别样的意味,像在咀嚼这名字是否合适她,“不错。稍后有封赐给你。”
那脉象洪大而滞涩,坚固却紧促。左寸见促,右关见牢,乃是肝木过分而脾土胀热,内里实在极虚。怪不得公主说他日日头痛,照这脉象看必然还心烦少寐,暴躁易怒,且是长年日积月累,要发散出来不是三两天的工夫。
“这是苏合香酒,是照当年看云大师留下的方剂配制的。头痛心悸时饮一口也可有所减缓。”
弘光帝身后有人应了一声,若瑾这才发明那边还站了小我。倒是个哈腰驼背的老寺人,冲弘光帝施礼道:“遵旨。老奴这就去。”说完渐渐将地上的奏折捡到个匣子里,谨慎捧着出去了。
“心悸心烦,隔两三日必有耳鸣?”
荣庆公主一向悄悄站在一旁,此时才开口道:“这就是若瑾。忠勇伯周硕的小女儿。”不知是不是若瑾的错觉,只感觉“周硕”两个字咬得极重。弘光帝“唔”了一声,说道:“过来。”
倒是荣庆公主“噗嗤”一笑,拍拍若瑾的肩膀道:“不必惊奇,我信得过你。”
又有小宫女重新上了茶,弘光帝端起来喝了一口,仿佛情感稳定了些,抬眼朝若瑾看过来。
“不错。”
“有。”
若瑾又道:“请陛下准予民女细观面庞。”
另有句话她没说,官家这病,关键清楚在胸中块垒,像是多年前受过甚么激烈刺激伤了心脉,这些年郁结在心一向不得纾解。这块垒不除,难断其根。太大夫怕也看得清清楚楚,只是他们不敢说,若瑾本身也实难出口。
公然不过半晌,弘光帝的脸上就回过些色彩来,端倪仿佛也伸展些。他点点头,把那瓶儿放在桌案上,对若瑾道:“若……瑾?”
若瑾便退后一步考虑着词句恭谨道:“陛下这头痛乃是肝火稍旺之故,民女开个方剂,还要先请太病院决定是否可用。只是民女大胆进言,这殿中闷热,对陛下病情倒霉。还是多多通风,些许寒气或许反能使陛下头痛稍缓。”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