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第1页/共2页]
653年,孝德天皇派出了120人的赴唐使团前去唐朝。在这艘船上,有闻名的学问僧道昭。道昭来到中国,拜玄奘法师为师,学习佛教的经、律、论,后成为日本的一代高僧。次年,孝德天皇又派去遣唐使经朝鲜半岛到长安朝贡。此次使团的副使仍然由第一次遣唐使副使惠日担负,在中日文明交换史上,惠日是一名很有进献的人物。
在这些学问僧的不竭建议与尽力下,公元630年,即唐贞观四年,日本舒明天皇向唐王朝第一次派出了遣唐使。从这年开端到895年的260多年间,日本一共任命了19次遣唐使,此中任命后因故没有成行的有3次,实际成行的16次。但是有一次遣唐使只到了朝鲜半岛,而此中有两次是作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遣唐使久久未归而特派使团前去驱逐的“迎入唐使”。是以实际上名副实在的遣唐使一共12次。
公元623年,也就是唐高祖武德六年,隋朝时来中国留学的日本学问僧惠齐、惠光,药师惠日、福因等人从中国经朝鲜半岛回到日本。返国后,他们上奏推古天皇:“留于唐国粹者,皆学以成业,应唤。”“大唐国者法度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意义是说留学于唐国的学者,都已经学习有成,应当呼唤返国。并且大唐国事一个少有的法律完整的国度,我国应当常派人去学习。
遣唐使团的范围初期只要一二百人,到了中前期,职员增至500余人,最多一次曾达到651人。遣唐使团除了大使、副使等官员外,另有各种侍从,并且每次都会带有多少名留门生和学问僧,这些人大多是日本晓得经史、才调出众的第一流人才。特别是留门生和学问僧,均为海内的优良人物。遣唐使团到达唐境后,处所官员顿时安排他们的食宿,然后上奏朝廷,而后派专差护送使团正、副使进长安,由内侍指导面见天子,呈上贡物,唐皇下诏嘉奖,给使臣授爵犒赏。
墓志展出不久,这位遣唐使的故里藤井寺市便建立了相干的研讨会,还发行了关于他的记念邮票。
659年9月15日,齐明天皇派出的遣唐使团中由正使带领的船队在海上遭受暴风,漂到中国南海的一个岛上。此次暴风夺去了大部分人的生命,只要5小我偷了岛上渔民的渔船到了中国的括州(今浙江温州一带)。而由副使带领的船队于9月22日顺利到达中国,并于10月15日乘坐驿站的车辆驶往都城长安。途中得知唐高宗正在洛阳,便掉转方向来到洛阳向唐高宗朝贡。与这位副使同来的另有北海道一男一女两个阿依努人。阿依努人向唐高宗敬献了一张白鹿皮、三张弓、八十枝箭。
2005年8月25日,独一一方日本遣唐使墓志在日本东京展出,日本天皇亲临观光。这方墓志重见天日以后,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对遣唐使的研讨高潮。墓志的仆人是井真成,当年他跟着日本第九次遣唐使的船队来到中国的时候,还是个19岁的小青年。
日本停止调派遣唐使,这此中的启事除了遣唐使破钞庞大,唐朝政局动乱不安以外,颠末近300年对唐文明的接收与消化,日本已经根基上完成了本身的鼎新,对大唐文明学习的需求已不像最后那样火急。在摆脱了来自中国的文明影响后,日本逐步构成了具有日本本土特性的国风文明。
得知唐使回访的动静后,舒明天皇非常正视,顿时构造了一个昌大的欢迎团,率32艘船只,在难波津欢迎唐使的到来。但是,高表仁登岸后却与舒明天皇为礼节题目产生了争论。高表仁要求“天皇下御座,面北接管唐使国书”,舒明天皇没法接管这个要求,两边相持不下,最后高表仁没有递交唐太宗的国书,而是立即返国。返国后高表仁遭到了唐太宗的峻厉处罚,不但被夺职了官职,并且被罚没两年俸禄。史乘评价他“无绥远才”。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