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理想破灭[第1页/共3页]
张梁说道:“陶升说得不错,你入我教的时候太短,又是奸贼唐周的弟子,有瓜田李下之嫌,让人难以信赖。”
“唐周告发,我彼时髦在邯郸,这关我何事?莫非仅仅只是因我是唐周之徒?哼,客岁十月,我于雒阳城外同时与马风雅、唐周相会。当时有感于马风雅的仁义,和大贤能师‘致承平’的弘愿,因而故意投入我教,一起跟随大贤能师‘致承平’。”
付薪正欲开口直劝,不想陶升说道:“人公将军,付薪不管如何都是那奸贼唐周之徒,为了以防万一,却不成让他留在赵国了,不如把他押往巨鹿把守,如何?”
有那么多的粮食么?有那么多的兵械么?有……大贤能师这是想以人海之法强抗汉室的平叛雄师啊?
付薪绝望的说道:“这有何好答复的,唐周即便再奸邪,也是天公将军大贤能师的亲信弟子,与唐周同时学艺的风雅、小方听闻不下五百之数,人公将军您更是唐周的师叔。如果要究查与唐周有干系、靠近之人,大伙都跑不了。”
张梁点头说道:“你说的也有些事理,吾不在赵国之时,你等便能随机应变的一举夺下赵国,也算是我教的有功之人。的确不类奸贼唐周,也罢……”
成章出列向张梁拱手施礼说道:“师尊,归正弟子留在赵国也帮不了大忙,不如弟子也去巨鹿的山中读书吧。”
张梁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好,如此再加上大兄所估计的,能在巨鹿征得的二十万雄师。那么对上两万汉室的精锐雄师,与数万郡县之兵,可说是如同泰山压顶了。必可速胜……”
张梁点头道:“也好,我观付薪好歹也是一名流才,但毕竟入我承平道的光阴尚短,未能很好的体味我教圣典《承平要术》之精华。归正他还年青,就让他去巨鹿的山中好生的读书吧,待今后天下承平之时,再度出来为我教做事。”
付薪神情郁郁的来到巨鹿郡,却见到满眼都是狂暴的黄巾义兵,他们在郡中四周浪荡着。强拉壮丁,烧毁官府、殛毙吏士、扫荡各地豪强士族的坞堡,并且四周劫夺百姓,可说无恶不作。仿佛除了黄巾义兵本身以外,天下无人不成劫夺,天下无人不成殛毙。
付薪一惊,本来承平道起事提早果然是因为唐周之故。但是当见到陶升那对劲洋洋的模样,不由嘲笑道:
付薪曾拉住一队黄巾义兵扣问,为何要劫夺浅显的百姓,那黄巾义兵头子对于薪说道:“大贤能师有言,‘我黄巾义兵起事已有一月之久,凡是信我承平道者,愿随我承平道‘致承平’者,都已堆积在了黄巾义兵的大旗之下。剩下的不过是汉室的顺民,为汉室供应兵员,供应赋税的顺民。其对彼为顺,对我为逆,既然为逆,当迫之,诛之。’”
只见一个不过才五六岁的小孩子在人群中突的摔出,不等他爬起,亦不等中间的大人扶起,只见一柄长矛飞刺而来,刹时就把他钉死在地。一个黄巾义兵拨出混着鲜血与灰尘的长矛,不满的说道:“吃了这么多的饭食,连五十里的路程都走不了,还要你何用。”
付薪听后呆呆的看着那队黄巾义兵拜别,本来在大贤能师的志向中,是带领着承平玄门“致承平”,并非是带领天下间统统的百姓“致承平”。天下百姓对于大贤能师来讲,与汉室的观点分歧,全都是些贱民,无用的贱民。
当行到平乡时,远远的见到一队被义兵捉征而来的壮丁,百余人中只要二十来个青壮男丁,其他多数是五六十岁以人的白叟,和十数岁的少年,另有几个稍稍结实的妇人,带着几个不满十岁的小孩也混在此中。想是小孩尚不敷岁,因而拿着母亲与孩子,两人当一人来算。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