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宋太祖遗嘱后事 潘仁美计逐英雄[第1页/共3页]
第五回 宋太祖遗言后事 潘仁良图逐豪杰
兵戈指处烽火灭,士马驱来宇宙清。
雪夜访求谋国士,杯酒消释建封臣。
时漏下四更,宋先人见晋王,惊诧亟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悬于陛下矣。”晋王泣曰:“共保繁华,无忧也。”次日晋王光义即位,改名灵,是为太宗天子。群臣朝贺毕。赠宋后为开宝皇后,迁之西宫。大赦天下。
耿耿陈桥见帝星,宏开宋运际光亮。
小卒报与李建忠。建忠不信,出寨视之,果是赞也。即同入寨中,问其所归之由。赞将被责之事,一一诉知。建忠怒曰:“此贼盖因汝杀其子,故设此谋,将以抱怨。今且守于此,待圣驾复下河东,擒此匹夫,碎尸万段。”赞然其言。建忠令部下摆酒散闷。
却说潘仁美遣人密探赞之动静,回报:“呼延赞自到府中,不以荒残为意,惟日夕整饬戎伍,部下号令严明,不敢擅自入城扰乱百姓。”仁美闻报,自忖:“此人久后必得大位。”欲思逐去之计,乃与亲信刘旺商讨。旺曰:“此事不难。彼今新到,未得重职,三今后当来拜见大人。待其至,生一支节,苦虐之,彼被热诚,必将逃去矣,安用逐为?”仁美大喜曰:“此计甚妙。”即分付摆布,严设刑具以待。
却说宋太祖回至京师,因途中冒冲暑气,养疾宫中,累日不朝。延至冬十月,转加沉重。因遵母后临终遗命,其弟晋王光义入侍,嘱今后事曰:“朕观汝龙行虎步,他日必为承平天子。但侄德昭,当善遇之。再有三事,朕未能全得,汝宜承之:第一件,河东近边之地,不成不取。第二件,太行山呼延赞,当召而用之。第三件,杨业父子,朕爱之,欲召为将。吾观彼国有赵遂,与此人通好,必诱他来降;且杨家父子,只图中原之繁华,可于金水河边,造无佞宅以待之,令人通动静于山后,其家必无疑矣。再者,朕中年在五台山,曾许醮愿,盖因国度多事,未曾还得。汝若值朝廷无事之时,可代朕还。数事服膺勿忘。”
太宗以即位之初,重视将帅。先朝符彦卿、马全义等皆已物故。一日,谓群臣曰:“河东、辽、夏,皆吾敌国。先帝临崩之时,以太行山李建忠、呼延赞两名将属朕,朕须下诏召之。”杨光美奏曰:“李建忠等,先帝曾有封授,正宜宣其入朝,任以帅职。陛上欲下河东,是人必能建功也。”太宗依其奏,本日遣高琼为使,赴太行山召取李建忠等。高琼领命,径诣盗窟,传宣诏命曰:
忽中间转过一者军曰:“夫人不要哭泣,小军还能救之。”马氏泣曰:“汝若救得醒,胜如重生父母。”老军曰:“此是将军被杖之时,必杖上先淬毒药,浸入肌肉,遇爇酒即发,故闷绝去矣。待将灵药解之,登时可醒。”
呼延赞回至府中,马氏接着,见其容颜改色,行动差池,惊问何故?赞将被打杀威棒之事,说了一遍。马氏曰:“既先帝有此法规,亦当顺受,将军只得忍耐。”言罢,暖过醇酒,递与赞饮。赞在饥渴之际,接来便饮。酒杯未放,俄然大呼一声,仆地闷绝。马氏大惊,仓促失措,百计扶摩,扶救不醒,遂放声号哭曰:“吾佳耦本欲尽忠于朝廷,谁想自送其命?”
第四日,人报呼延赞入府参谒。仁美令召入。呼延赞径趋阶前拜曰:“小将蒙枢使提携,得入于朝,诚愿尽忠于阙下,以报先帝知遇之大恩也。”仁美半晌不答,已而乃曰:“汝晓得先王留下法规么?”赞曰:“小将初到,不省其由。”仁美曰:“先皇誓书:但遇招伏能人下山,皆要决一百杀威棒,以禁厥后。汝今亦当如是。”赞听罢,惊然莫应。仁美喝令部下,依法实施。摆布得令,将呼延赞推倒于阶下,重责一百。不幸他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帐下见者,莫不酸鼻。仁美令府门外从人,急策之去。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