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下篇 五金》译文[第1页/共8页]
【译文】
银
【原文】
中国产银的环境大抵上是如许的:浙江和福建两省原有的银矿坑场,到了明初之时,有的仍然在开采中,但是有的已经封闭了。江西饶州、信州和瑞州三个州县,有些银坑还向来没有开采过。湖南省的辰州,贵州省的铜仁,河南省的宜阳县赵保山、永宁县秋树坡、卢氏县高嘴儿、嵩县马槽山,四川省的会川密勒山,以及甘肃省的大黄山等处,都有良好的产银矿场,其他的处所就难以一一列举了。但是,这些银矿普通而言都没有多少产量。是以每次开采时,如果采银的数量还达不到原定的最低限额,那么插手开采银矿的人就得分摊财帛用来补偿。如果法制不严,就很轻易呈现盗窃争夺而形成祸乱的事件,以是禁戒律令又不得不非常严苛。河北和山东一带,因为气候酷寒,石层又薄,因此不出产金银。以上八省合起来的产银总量还比不上云南省的一半呢,以是开矿炼银,只要在云南一省能够常办不衰。
宋子曰:人有十等,自王、公至于舆、台①,缺一焉而人纪不立矣。大地生五金以操纵天下与后代,其义亦犹是也。贵者千里平生,促②亦五六百里而生;贱者舟车稍艰之国③,其土必广生焉。黄金美者,其值去黑铁一万六千倍,然使釜、鬵、斤、斧不呈效于日用之间,即得黄金,值高而无民耳。贸迁有无,货居《周官》泉府④,万物司命系焉。其别离美恶而指导重轻,孰开其先而使相须于不朽焉?
凡色至于金,为人间华丽贵重,故野生成箔而后施之。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粘铺物面,可盖纵横三尺。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内,极力挥椎打成(打金椎,短柄,约重八斤)。凡乌金纸由苏、杭形成,其纸用东海巨竹膜为质。用豆油点灯,闭塞四周,只留针孔通气,感染烟光而成此纸。每纸一张打金箔五十度,然后弃去,为药铺包朱⑤用,尚未破坏,盖人巧形成异物也。凡纸内打成箔后,先用硝熟猫皮绷急为小方板,又铺线香灰撒墁皮上,取出乌金纸内箔覆于其上,钝刀界画成方寸。口中屏息,手执轻杖,唾湿而挑起,夹于小纸当中。以之华物,先以熟漆布地,然后粘贴(贴字者多用楮树浆)。秦中造皮金者,硝扩羊皮使最薄,贴金其上,以便剪裁服饰用,皆煌煌至色存焉。凡金箔粘物,他日敝弃之时,刮削火化,其金仍藏灰内。滴清油数点,伴落聚底,淘洗入炉,毫厘无恙。
④折去:丧失掉。
③陀僧:一种矿石,为黄色的氧化铅。
凡铜坑地点有之。《山海经》言,出铜之山四百三十七,或有所考据也。今中国供用者,西自四川、贵州为最盛。东南间自海舶来①,湖广武昌、江西广信皆饶铜穴。其衡、瑞等郡,出最下品,曰蒙山铜者,或入冶铸混入,不堪升炼成坚质也。
附:朱砂银
【注释】
【注释】
普通说来,金和银都是大地内里埋没着的宝气的精华,是以产金的处所三百里以内没有银矿,产银的处所三百里以内也没有金矿。大天然的安排设想,从这里也能看出个大抵。有的干粗活儿的人把扫刷到的泥尘放进水里停止淘洗,然后再加以熬炼,这就叫做淘厘锱。劳累一天,少的只能获得三分银子,多的也只要六分银子。这些银屑都是平常从剪刀或者斧子口上掉下来的,或者是由鞋底带到街道空中,或者是从院子房舍扫出来被丢弃在河边的。泥尘中必定会异化着一些银屑,这并不是浅的浮土上所能出产的。
凡红铜升黄色为锤锻用者,用自风煤炭(此煤碎如粉,泥糊作饼,不消鼓风,通红则自昼达夜。江西则产袁郡及新喻邑)百斤,灼于炉内,以泥瓦罐载铜十斤,继入炉甘石六斤坐于炉内,天然熔化。先人因炉甘石烟洪飞损,改用倭铅。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前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惟人打造。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