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三圣母与刘彦昌[第1页/共3页]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化。
在接下来数月,二人倒是情投意合,朝夕相伴,倒真是应了杨婵在西海龙宫时所说的,“只羡鸳鸯不羡仙”了。又过不久,二人便在华山之上立了一间茅草屋,成了亲,育有一子,名曰:沉香,此子乃是仙凡连络之体,今后别有一番造化,这倒是后话,临时按下不表。
刘彦昌虽是被杨婵神通,御风刮走,但是却也并不泄气,徒步行了数月,又上了华山而来,正要开口说话,却又被一阵暴风卷起,还是去了数千里以外,如此几次多次,杨婵的心中对这刘彦昌也有几分怜悯与赞美,见他如此固执也是有些无法,几千年冷如寒冰的心,终究有了一些摆荡。
这一次刘彦昌再上山时,杨婵没有将他刮走,只是开口道:“刘彦昌,你这是何必呢?”刘彦昌倒是笑道:“人无信则不立,我几人说过要为三圣母守庙三年,便必然要做到,也是
为了劈面谢过三圣母拯救之恩。”杨婵道:“若按你说,那三圣母难道每日皆要见人,另有清净之时吗?”刘彦昌道:“那就请三圣母让刘某守庙三年吧。“杨婵道:”你太刚强了!”说罢又是使风将之刮走。
杨戬离了华山,却没有折返灌江口二郎真君府,而是往那玉泉山金霞洞而去了。未几时,便到得金霞洞门前,倒是愣住脚步,不敢出来,半晌,便听得一个声音自洞中传来:“出去吧!”杨戬这才进了洞去,洞中古朴之至,只要几个石质书架,上放几卷道书,几张石桌、石椅,石桌之上放着简朴的茶具,一旁的石蒲团之上,坐着一个道人,一身青色道袍,腰间系一条丝带,头挽道髻,此人恰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的玉鼎真人。杨戬见了玉鼎真人仓猝拜下,道声:“师父!”
刘彦昌所做之事,杨婵天然晓得,只是这乃是常事,也无甚不好,是以杨婵也只是看着,全当他只是还拯救之恩才会如此,也不作理睬。一日,杨婵又自出了古刹,不知去往何方,至傍晚时还未回返,刘彦昌见那庙中已无别人,便进得庙中,将那炉中香灰倒去,又自打扫了一番,不觉有些困乏,便整了整布衣,席地而坐,就着一旁的石柱靠背安息,微微闭了双眼,竟然垂垂地睡去了。
待到刘彦昌走后,杨婵又引杨戬坐下,倒了一杯茶水予杨戬。杨戬道:“三妹,这凡人是谁?”杨婵不答。杨戬:“三妹,你不说我也晓得,但是你也要晓得你动凡心与这凡人连络,对你,对他,对你们的孩子都会有费事的。”杨婵笑道:“二哥,你我从何而来,我现在才明白,母亲当年的表情,莫非二哥以为母亲是错的?”杨戬叹道:“唉!三妹,二哥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吧,今后是福是祸,就要靠你本身了。”说罢,自怀中取出一个金色长命锁予杨婵,道:“帮二哥,将此送予我那外甥吧,祝他长命百岁。”杨婵接过,喜道:“感谢二哥!”杨戬淡淡地点点头,回身驾云拜别。
。杨婵暗自笑道:“我倒要看看,你还能不能再返来。”
循声而去,却见这声音乃是自圣母像中传出,而去那语气当中有几分怒意,顿时骇得大惊失容,仓猝拜倒,杨婵又道:“刘彦昌你轻渎三圣母可知罪吗?“刘彦昌叩首如捣蒜,道:”刘彦昌知罪!刘彦昌知罪!请三圣母恕罪啊!”杨婵又道:“你既然已经知罪,我也不作惩罚,但我本该逐你出去,只是现在也是晚间,你便在此,明日一早你便须下山去,三圣母不准你在此来此,你可明白?”刘彦昌道:“三圣母要刘某拜别,我本该顺从,只是我许下了信誉,要为三圣母守庙三年,现在三年未到,刘某倒是不敢违了信誉,落了个轻诺寡信的骂名。”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