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擒贼擒王[第2页/共3页]
经这一迟误,四周的孙贲军越聚越多,我率二百军卒左冲右突,纵横驰骤,逢着便杀,孙贲军各营鼓噪,举火如星,一时杀声震震。
正在此时,甘宁引兵杀到,周瑜阵中那些孙贲败兵见是甘宁,顿时斗志全无,阵脚大乱,我和甘宁顺势麾军杀入,在周瑜军中搅做一团厮杀,周瑜抵挡不住,被我和甘宁两枝军困在核心,脱身不得。
待入得城内,我即见番阳城空处堆放有大小粮垛数堆,忙问其故,郑浑答道:“此皆敌兵来犯前抢收之稻谷,因怕放在城外为敌军所取,故移入城中安设。”
众军卒闻言,士气复涨,纷繁反身故战,为求生存,周瑜又命军卒燃烧焚毁粮草辎重,轻装突围,火起之处,一时浓烟滚滚,遮天敝日,敌我皆不得见。
郑浑谏道:“今孙贲兵败,周瑜势单力孤,且为我两面围困,必思退兵,我军可夹攻之。”
早有士卒冲上前来,将邓当绑了个健壮。
甘宁斟酒自吃两碗,大声道:“大将者,当不吝命,奋勇向前,效死力以报知遇之恩,不敷道也。”
缚牛悬鼓,周瑜在仓促当中竟还能想出此等战略来,真不愧是江东虎将也,我不由暗自佩服,如果换了我,可否想出安然脱身之策还在两说,是以,太史慈、刘晔中了周瑜之计也在道理当中。
全军入城,我即令郑浑从官库中取出酒二百瓮,羊肉三百五十斤,犒赏军士。
我思虑再三,说道:“番阳之东二十里,有山临水高百丈,七穿骈罗,穿中色黄赤相续,因世人谓之石印山,此山素为来往泾县与番阳之间的冲要,周瑜如果退兵必走此处,甘将军与我可引兵伏于山中,待周瑜到时杀出,必能大获全胜!”
退了两路敌兵,又收了甘宁如许的虎将,我自是大喜,回到豫章,依功绩行赏众将士,甘宁、郑浑立下首功,赏金千两,稻谷一百斛,授六百石;另封甘宁为水军都尉,驻彭泽口统领水军,以郑浑为郡丞,与仓慈一起总管屯田养民事件,华歆、许靖各按功劳嘉奖。
甘宁闻言大喜,大吼道:“众儿郎,看我取孙贲首级悬于戟尖之上!”
甘宁、郑浑闻言大喜,郑浑道:“浑居番阳三载,竟不知石印山之名何来,大人博识,胸藏玄机,浑不如也。”
太史慈未等我细问迟来启事,抢先禀道:“太史慈驰援来迟,请校尉大人按军律惩办!”
那将奋力抓住荡起老高的牙戟,愣了一下,显得料不到我有如此大的力量,道:“我乃汝南邓当是也。”
活结。
我转头看去,却见一员敌将挺戟刺来,我挥矟荡开,大喝道:“高宠矟下不杀知名之辈,来将通名!”。
邓当的名字没传闻过,想来不会是短长人物,我大喝道:“邓当授死!”
孙贲之死,已经在我与孙策之间打下了一个结。
此次豫章之战,固然孙策滞于会稽战事,未曾亲来,我军也未获得全胜,但能以弱胜强,击杀敌军主将孙贲,确是奋发军心、鼓励士气的捷报,想来孙策颠末此败后,再不会轻视豫章的存在。
本来太史慈、刘晔我也拟加以犒赏,但无法二人皆坚辞不授,我知二人仍为周瑜脱逃之事淤心,遂也不予强求,只在背后里叮嘱刘基记下二人之功,待今后再行封赏。
正愣神间,忽听那人喝道:“庐江周瑜在此,来将但是高宠?”
这一克服得实在痛快淋漓,我与甘宁只率四百人劫营,大获全胜,甘宁更是一合击杀孙贲,孙军大憾之余,闻甘宁兵到皆大怖,不战就已自溃。
这时,我正为自已的忽视而自责不已,哪还顾得上惩罚太史慈,忙扶起太史慈,说道:“些许差驰,子义勿放心上,如果换作旁人,成果必也一样,细提及来此番恶战实乃险中求胜,不得已而为,我集主力于彭泽,番阳兵力不敷,面对孙策强兵,能挡半月已属不易,此中子义、子扬功不成没,郑浑扼守孤城,忠义节高,孙贲猛攻数日不能下,更是立下大功,诸位皆是我豫章之重臣,保郡之柱石。”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