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高丞相的计谋[第2页/共3页]
没想到,那司徒彦竟然是天玑子的门徒。
慈宁宫内,只剩高晋一人了。
她耗尽韶华,倾尽统统,对先帝情痴不悔,可终究,除了获得这后位,却未能获得他的半点爱恋。她不甘心!
太后内心一阵讶然,眸带忧色的望了一眼一旁的高晋。
太后说:“太医说了,没有甚么大碍,定国公不必担忧。”
只是,那凤清歌实在是她心头的刺,不拔不快。
高晋也震然不已。
“实在太后也不必忧愁,此次小小的经验,也未损及鲁国颜面,从而可见,他们做事还是有分寸的。那哈努赤有把柄捏在十七王爷手上,也签下了认罪行,倒也不敢真的把事情闹开。”
天玑子此人,是被世人歌颂为神人的一名隐世高人。传闻此人能除邪煞,下阴曹,道天机,断存亡。更甚者,另有着能窜改乾坤的本领。君主或武林人士,对其趋之若鹜,总觉得,得之提点,便能得天下。
他不由得替司徒彦解释:“此人乃天玑子的门徒,绝非平常之辈。”
定国公点头,接口道:“不得不说,那凤清歌倒是有些聪明,事前便已将这些后顾之忧考虑出来。老夫以为,你们就是小题高文!”
她又岂会不知这此中的事理。能坐稳明天的位置,就证了然她并非目光短浅,妇仁之见。相反的,她还相称的有野心,不但要南梁国成为同一天下的大国,还要让这江山易主,改姓高氏。
为甚么反而一脸的……沉重和疑虑?
这下……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太后皱眉,迷惑的看着他。
傅弘还想说些甚么,定国公已不耐的打断他,“老夫虽是一介莽夫,却也是自建国以来,便也帮手了三代君王,能在朝中战得住脚的,也非只会打打杀杀。治国之道,老夫多少还是明白一些。你们要以仁治天下,这并无不成。但,恩威并施,方能震慑群雄。光复诸侯,一统天下,任重而道远。这一次小小经验,也是杀鸡敬猴,给其他邦国一个警示。我朝待你友爱,能战役共处也是最好,如若心存挑衅,我们也不怕开战。”
定国公向高晋投以欣喜的眼神。这朝中另有明白事理的人,不然,都是这些文臣小人,国之幸也。
太后抬了抬手,说:“罢了罢了,你们且先退下吧,哀家想要静一静。”
但,她又有些顾虑。“那凤清歌真有这本领吗?并且,据哀家察看,皇上对她仿佛另有情。万一……”
纳兰康面色沉着,眉眼蕴着愠色。
高晋一脸夺目的说:“俪妃娘娘比来肚子略有迹象,这后位空着,太子也未立,而那纳兰康在朝中的权势日渐增大,加上沈君墨又是他那边的人,另有其次子又是北越国的附马,北越国气力与南梁国不相高低,并且阵势更是得天独厚,是几国贸易来往的首要关键,经济超然,比之天下,其财产薄弱可谓第一。具有这些做后盾,臣想,要扳倒纳兰家,也并非易事。”
只是,他行迹诡秘,飘忽不定,没人能够找获得他。而能有幸遇他的,便是有缘人。遇之,你的统统疑问杂症,便能迎刃而解。
太后听着,有些不悦,“哪有你说得那么神。只不过量看了几本道家论,便矫饰起来。皇上便是受他盅惑,不睬朝政。还打造了甚么望仙楼,妄图修道成仙,真是荒诞!哀家没将他逐出宫去,已是看在皇上的面子上了!”
太后打断他,厉声说道:“哀家指的是你为甚么要认同凤清歌,你明晓得……”
此人并非是个传说,追溯前尘旧事,在先帝打天下之时,便有幸见过他一次。
太后微微皱眉,看向他。
他顿了顿,目光深沉的说:“现下又恰是选后的首要期间,我们不能冒然行事,万一给人落下把柄,岂不扳连兰妃。那俪妃妒心颇重,为人阴狠暴虐,却做事打动,她将凤清歌视为眼中钉,一向想除之而后快。臣的设法,便是将那凤清歌回到宫中。”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