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笑枕江山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14章 怎一个急字了得[第1页/共2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王继恩道:“杜后贤德,偶然争宠,唉,罢了,咱家先归去看看,如果官家有暇,再来请几位宰执入宫”

王继恩听完长叹一声也坐到了椅子上,把拂尘往案几上一搁,有些负气似的道:“既然如此,那咱家干脆就不走了,就等你们的信了”

坐在薛居正身后的参知政事扬光义忙起家道:“太慰稍安,何必牢骚,方才我们薛相也说了,夏州遥远,自古夷人混居,故自唐以来,历朝也只用怀柔之策,此番党项人反叛乃是蓄谋已久,如果强行用兵,非举国之力不成,如此一来,岂不有违官家钦定先南后北的国策,再有,党项首级已成势,朝廷如果逼得太紧,那不是将他往契丹人那边赶吗,此更非我朝之所愿哪”

这时,一名内侍官仓促跑进了政事堂,一脸焦心,进门时还被绊了个踉跄,一个细尖的声音随即在堂上回荡。

内侍大寺人王继恩也接口道:“谁说不是呢,咱家瞧半天了,看这架式是吵得明天都没成果了”

“哎呦喂,都说政事堂门槛高,果不其然,瞧把咱家弄得这般狼狈”内侍大寺人王继恩差未几是一头栽进了正堂。

与西府相对应的天然是东府了,也就是政事堂,源自唐时的中书省,衙署位于皇城东侧,掌朝廷行政,卖力草拟、公布天子的旨意,故称平章事,亦称宰相,但宋帝为制止宰相权力过大,平章事普通设而不授,只临时从品级不高但足可托任的臣子当选几位入政事堂参议政事,称参知政事或平章政事、同平章事,又因这些官员的品级不高而又要行宰相大权,便有见官大三级之说,因而,天子每提一人入政事堂,便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但此职朝廷并没有,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临时的宰相,或者说大宋王朝压根就没有宰相,暂行宰相之权罢了,亦可称东相,名义上统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枢密使曹彬也是扭屁股坐到了位子上,拍着椅子上的把手道:“老夫一向就主张打,果断打”

曹彬正色道:“我朝立国不敷两年,就出了此等背叛,若不施以重惩,何故安抚四方,岂不是在放纵厥后之人,打,哪怕是举国之兵又如何”

王继恩孔殷转过脸对另一人说道:“太慰,您老何意呀?”

(架空文请勿对比野史)

桌边的茶也不晓得换过多少回了,曹彬顺手拿起来又快速放下,道:“政事堂是越来越不将枢密院放在眼里了,连杯热茶都不给老夫上”

堂中数人一见是他,忙上前相扶,此中一人道:“王内侍,您如何又来了?官家又催了?”

曹彬道:“郑国夫人?王公公,传闻官家每隔几日便召见郑国夫人一回,都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皇后了,可有此事?”

曹彬赫但是起,道:“既是如此,那就一同入宫,请官家一言而决”

薛居正不屑的冷冷一笑,“纸上谈兵可破敌否?我薛某还未居庙堂时便知党项人埋没祸心,现在十年畴昔了,那李继迁的羽翼早已饱满,夏州一战,我大宋一万将士凭城扼守,却被李继迁的三万人马十五日攻破,还是全军淹没,薛某实不知潘相公说的党项人号令不一是如何得来的”

大宋天子赵炅在架空相权的根本上更进一步,将财务大权从户部分出,设转运使司(下辖粮、钱、盐铁三司),卖力天下的赋税及盐铁等钱物运调,又是以时运送赋税多取自水路,故而转运使司又称漕司或三司使。

大宋枢密院的官衙座于皇城西则,离着内皇城只要一墙之隔,俗称西府,主事有二,称枢密使正副使,掌天下军政,此职又与汉唐时的太慰相称,故枢密使又有太慰之俗称,为防枢密使权力过大,又在枢密院之下设二司,是为殿前司、侍卫司(下分步军司、马军司),分掌禁军和各州的统兵及批示权,此中,殿前司只作拱卫都城之用,名义上不担负火线作战。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刺者枭雄    重生后,我被财神爷附体啦!    无限祖巫    天书修真传    我是血法师    豪门暖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