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1页/共3页]
本来红珠不过是想起来随便一问,可见李氏这般,红珠内心却真惦记上了。她当时还暗自好笑,莫非朱老太太是个没儿子缘分的,她爹被她分了出去,而她二伯也被她赶削发门不成?
朱老太太是个商户出身,见二儿子聪明有设法,也不感觉如何,被朱桂方又是劝又是哄的,还信了他,拿了私房去助他。
本来朱桂方识得了个在江南那边做胭脂买卖的客商,专门从他手里拿些南边的奇怪货品,然后转手高价卖出去。而他这些货色要卖得高价,要么端庄找个铺子润色一番做女人太太们的买卖,要么嘛,就往那些个花街柳巷里钻了。
红珠闻言愣了下,终究有些明白,朱紫兰这态度怕是莫名地跟她生了同仇敌忾的心机。
红珠不知原因,内心只要诧异的。当着人多不好探听,一转头红珠就进了朱紫兰的屋子。这借口也找得好,她也有好几日没见朱紫兰了,过来问一声,再有既然那赵迅返来了,她也想探听朱碧云那儿如何。
那两年但是好一场的大闹啊。
朱老太太一辈子做实在买卖,靠倒腾针头线脑如许的小东西挣起来的家业,哪儿会信朱桂方这些话!这撇开了先前被儿子好话利用的自觉,她听了这些也只要更活力的。她到底心疼儿子,不肯发狠折腾他,转头就喊朱桂方的老婆杜氏来骂。只说她心肠暴虐无事生非,无端搅得男人厮混不长进,还教唆他跟家里闹翻……
幸亏是当时候朱妍梅年纪大了,因着先前的抉剔最后婚事不顺,朱老太太要紧的大事都是这么个宝贝女儿,也没法腾脱手来跟三儿程桂棠当时普通硬着心肠将人赶出去。当时朱老太太内心活力,因而再别说私房银子了,连个好神采也不肯给他们。
依着他的话说,他每日吃吃喝喝是在找人脉、寻门路,先前那几样买卖亏了钱他不过试着练练手罢了,也没当个端庄事,叫他娘不焦急拦他。又口口声声说待他真找对了门路,那定然是一本万利的!
厥后治丧的时候,红珠顾着她娘和弟弟,身边的人交来回回的,见着了也没如何上心。等丧事一过,朱桂方就说寻着了门路,不久就一家四口往南边经商去了。
按理说这朱家在通安这儿住了几辈子了,有田有地,另有个杂货铺子赚着生存银子,程桂棠分了家,余下朱桂达和朱桂方两个分炊业,只要不遇着天灾*,朱家再如何也穷不到哪儿去。只要一样,到底这杂货铺是得留给宗子朱桂达担当。树大分支,待朱老太太百年时,朱家两兄弟定然也要分炊,当时朱桂方就要搬出去了。按着端方,即便朱老太太心疼他给他多留些私房,多分些家财,可大头绝没有与他的事理。
朱桂方本就活脱,从小主张就多,他待在杂货铺里帮手,给朱家添了很多支出。先几年还不如何,待他娶了妻生了子,被他老婆一鼓励,那心机就起来了。
再厥后,就是程桂棠出事了。而后,朱桂方一家就搬去了南边。
李氏不说,转头红珠就假作不经意地在朱碧云和朱紫兰面前提及,引着她们说话。初时朱碧云还遮讳饰掩的,可一旁有朱紫兰撺掇着,厥后就全说了个明白。
本来朱老太太这三个儿子中,就朱桂方一个是个活泼性子。朱桂达因是宗子,少时倒是跟朱老太爷靠近些,性子有些老成,人也实在端方些。而老三程桂棠就不必说了,他读书读了十多二十年,虽未老,但他脾气也跟个老学究差不离了。而朱桂方却跟朱妍梅普通口齿聪明,也非常得朱老太太的欢乐。
他们这一去,仓促也将近三年了。这期间人是没有返来过,但不时也有信寄来,年节时分也会托着人往朱家送些东西,既给朱老太太问安,也说些他们那头的糊口。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