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食铺[第1页/共3页]
红珠听了更加感觉钟氏有做买卖的本事,赞她道:“还是二舅娘看得明白。”
李二舅返来少不得与钟氏两处看了,内心倒是中意第二间的。
钟氏闻言一拍大腿道:“红珠这话不错,那人是个贩子,能到通安度日,现在家累都在此,哪儿等闲就归乡种田去,这年底恰是热烈时候,他却说走就走,想来是买卖平平。”一想又道:“我看着那儿摆布独独一间食铺,不成个气候,想来常日里少有门客转里头去寻吃的,如果做起来,约莫也就近邻帮衬罢了,便是不亏,也只是挣些辛苦钱。”
钟氏便指着她笑骂:“你是个不懂事的,我们两家都多少年友情了,还说甚么嫌弃不嫌弃的?和你们一道,又添了你个大厨,我看这铺子就更不怕了。”
另一间离得远些,但店面却大,先前却也是个做食铺的,且摆布只他这一间,倒是独弟子意。旧租客离乡日久,说是要趁着年前转出去返乡过年,若换了李二舅他们做,食具桌椅等物也情愿折价卖了。铺子格式比前一间好,背面还带着小院,李家搬了去住也能够。李二舅问了那店东,说是一月房钱二两,押金也是二两,只要一样,必然就得一年。
钟氏游移了好一会儿,瞅着红珠没说话。
钟氏便劝道:“我倒情愿自家纳福,不兴头不肇事。可你想,我们南兴翻过年也十四了,便是不需那钱银去科考,他的婚事也该相看起来了。瞧瞧就我们这破摊子,这么点家财,再如何本事的媒人嘴里也说不出个花儿来,哪个看得上我们家!”
这李二舅和钟氏伉俪都是南边徐城人,这时候的人若无旁的原因,是不兴背井离乡到远方讨糊口的。当年钟氏嫁了李二舅,四五年了肚子里还没个动静,亲戚邻里间便有不好的胡话,明里暗里的对李二舅伉俪指指导点。
钟氏一听,眼睛就亮了,内心有了计算,“若能够,我们一同合伙也成”。
钟氏转头便找了李二舅筹议。李二舅是诚恳本分的人,心机向来不及钟氏活络,听了此事倒是有些游移。
如此李二舅这才肯了。不一日,李二舅就寻了空去寻牙行找铺子了。
现在碰上钟氏成心,红珠便多劝了两句,又笑说:“不瞒二舅娘,若不是我娘身子不好,欠好办事,我倒是想自家开一间食铺的。”
可这么一来,却得选那房钱贵些的店铺了。
钟氏在思考,红珠也想了想,不但李家如此,实则程家也大略是这么个情状。这铺子的事,红珠内心念叨不是一日两日了。
钟氏原是对付着,但一听红珠提起李南兴这么个李家独苗儿,才果然有了几分动心,顿时怔怔思考起来。
钟氏早前嘴边也没少拿这开铺子的事来讲,但多数也是说着打趣罢了,此时听了红珠的话,也没生甚么心机,笑了笑,嘴上便道:“你二舅娘看着哪像是个开铺子的料呢。并且就我们这点小仗势,开了铺子恐怕是柴米油盐这些料子钱都挣不来呢。”
钟氏公然因着红珠劝说,想到他们一家三口在这通安城里是无根浮木普通的人,非论今后李南兴是进学测验还是如何,都得早早预备起来。
起先钟氏无子,自发气短,倒也冷静地忍了,可因着李二母舅母早逝,李二舅的哥嫂竟插手出去发了话,让李二舅要么纳妾,要么休妻。钟氏实在是再忍耐不住,跟李二舅兄嫂吵了一架,回身便回了娘家,只说和离。
只是钟氏自个也晓得,他们李家出身不高,于这学问之道没得甚么秘闻,当年殷切地拜了程桂棠做师父,也是这么个原因,可惜却没能学上几年。现在书院里的老秀才说了,李南兴少了点通透机警,恐怕学问长进益不大。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