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论德[第2页/共3页]
满座赧然,无人答话。此话够狠,谁再揪着此事不放,谁就是歹意推断,谁就是欺师灭祖。
望着渔舟鼓励的眼神,公孙鸿宇抿了抿唇,重重地点了点头。
“孩子们志虑忠纯,先生们当居首功。”渔舟笑眯眯隧道,“知微草堂是个讲事理的处所,今后碰到此类事情,也尽量以理服人,然后趁便安插一些令人难忘的课业下去就好了。”
渔舟赋性懒惰,又不摆架子,对着年纪大的先生自称长辈,没有半点当山长的严肃模样,因此没精打采地坐在最前面打盹。
此话 一出,那还了得,学子穷追不舍,只差摇鼓号令了,乃至有人大声大喊“如果知微草堂不引咎请辞,那么我们就退学”。
“主子倒是感觉公孙公子在哪儿都是一样,太病院是大燕的,知微草堂也是大燕的,而大燕是您的。”安公公道。
孩子们被她说的面红耳赤,纷繁垂下了脑袋。
渔舟正在补眠,被面前俄然多出来的脑袋吓了一跳,浑身一颤抖,瞪沉迷蒙的眸子拍了拍胸口,甩了甩脑袋,醒了醒神。
宣大人在她身边坐了下来,侧首低声道:“书院出了何事?”
渔舟等几个年青人走在前面,公孙鸿宇疾步走到渔舟面前,慎重作了一揖。
“感谢山长的庇佑,也感谢山长的药田。”公孙鸿宇喜上眉梢地笑道。
一向沉默不语的宣大人俄然插话道:“早膳都快凉了,快点走吧。”
先生们举头挺胸,有说有笑地去膳房。
一百多人手中抱着蒲团,浩浩大荡地上了小校场跪坐,以渔舟为首的先生坐一端,门生坐在别的一边,与常日讲课别无二致,不过是先生脚边多了一盏热茶。
她踱到为首学子的面前,随便地瞟了几眼,冲着公孙鸿宇道:“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理不辨不明,公孙大哥不介怀让学子们各抒己见吧?”
渔舟伸开五指,眯着眼睛从指缝中看了看太阳,伸着懒腰说道:“春乏秋困,这气候真的合适补眠。竹先生,你不困麽?你真的不起来讲几句麽?”
朝阳揉着惺忪的睡眼,从山岳上探出小半个脑袋,披收回轻柔的,暖暖的光芒,四周满盈的雾气垂垂散开了,远处的天涯,一丝丝,一抹抹,一片片,一层层,满是金黄的朝霞,稀稀少疏充满了半壁湛蓝――不,还是灰蓝色的天空。
渔舟浅笑道:“公孙大哥太见外了,你尽管一心一意教书育人,别的事情在知微草堂都不算甚么。”
楼中先生面庞严厉地端坐着,公孙鸿宇神采难堪地立在一旁,十余位学子整齐地站成了一排,为首之人手中捧着请愿书。
晨露未干,太阳将升未升,知微草堂这时候本该是书声琅琅,本日却三三两两地围在无题楼面前窃保私语。
钟若瑜轻笑出声,渔舟嗔了宣大人一眼。
宣竹淡淡地说道:“看来,公孙先生安插的课业太少了。”
渔舟按捺住鼓掌称快的打动,浅笑道:“先师病故时,千帆、钟离先生和茯苓先生皆在榻前,让公孙先生认祖归宗那是先师的遗志,公孙先生奉先父之名贡献亲生父亲,何错之有?我一向没为公孙先生正名,一者信赖流言止于智者,二者感觉这是公孙先生与两府之间的私事,不值得小题大做。退一万步而言,倘若书院真的有某位先生师德有损,只要不是做了甚么伤天害理、祸国殃民之事,也无毛病诸位跟着先生学习一技之长。贤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前后,术业有专攻,如是罢了。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仅此罢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