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之巅(上)[第2页/共3页]
此时应天府在李应、燕青、徐天常的日夜进犯之下,已经是摇摇欲坠,却不想韩常带领大队马队赶至,一个突袭,与城内的金兵里应外合,将义兵打得大败崩溃,反而将李应等人包抄。应天府之围遂解,李应收聚败兵,筹办突围,又向寿春的张俊求援,哪料张俊以没接到朝廷诏令为由,拒不出兵。两边对峙数日,义兵粮尽,只能冒死突围,徐天常率马队在前开路,庇护着李应、燕青冲了出去,可这一战,全部义兵也死伤惨痛,伤亡殆尽。
以是李瑶带着父亲给本身留下的仆人家将,雇了车马,告别了留守鄂州城的李道杨钦等人,又给岳飞写了一封手札,便带着徐天常的棺材,向南而去。若不是独孤剑看到了白雪骥,或许两人就要这么错过了。独孤剑千万没有想到,本身身边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离他而去,悲伤之余,也更增加了他的决计,要帮忙岳飞尽早北伐胜利,结束这个乱世!
独孤剑想了一会儿,答道:“我与二弟义结金兰,本想着能够一起尽忠报国,却没想到二弟先我一步而去,实在是我平生一大遗憾。但盼这孩子长大以后能够像他父亲那样,赤胆忠心,报效国度。我给他取个名字叫徐继,字承志,要他能够担当父志,你说好不好?”李瑶拜谢道:“多谢独孤大哥了,只是但愿这孩子将来忠心报国之时,也能够多福多寿。”
这一战,从午后一向战至傍晚,徐天常所部尽数战死,徐天常本人身披数十创,背部、腰上也中了好几只箭,雁翎金甲和白雪骥都染成了血红色,钩镰枪也为之折断,奄奄一息,在仅余的几位部将的保护下,白雪骥带着徐天常冲出重围,来到了郾城,可惜徐天常伤势太重,当晚便去了......
两人又诉说了一会儿,李瑶将那孩子递给独孤剑看。独孤剑看这孩子脸孔漂亮,眉眼之间与徐天常非常相像,又想起与徐天常的结义之情,心中更是难过非常。李瑶垂泪说道:“独孤大哥,现在天常哥战死,也没能留下只言片语,我爹爹和哥哥又都去了外洋,只剩下我一小我,还请你帮手给这孩子取个名字吧。”
又过了一会儿,天气已然不早,两小我就各自拜别,独孤剑乘马向北,和卢青等人一起持续赶往泰山。李瑶则上了马车,扶着徐天常的棺材,往秀州而去......(未完待续。)
徐天常清算军马,只余千余人,他自知势单力薄,不能与金兵对抗,便决定带兵前去投奔岳飞。本来李应、燕青等人在时,是说甚么也不肯转仕进军的,一来是因为梁山豪杰与宋庭有深仇大恨,二来也是对宋朝君臣的不信赖,三则也是因为大伙安闲惯了,不肯受那份管束,抗金能够,当官军休提。这也是为安在丹江之时,独孤剑问燕青为何不插手岳飞的麾下,燕青杜口不答的启事。但徐天常就没有这些顾忌了,他父亲徐宁本来就是大宋禁军教头,身有官职,厥后殁于征讨方腊一役,他又素敬岳飞,此时天然要去相投。
谁能想到,徐天常与李瑶的这一别,竟然是天人永隔,再无相见之日!哭过痛过以后,李瑶看着徐天常的尸身,又看了看怀中方才出世的婴孩,决定本身要好好活下去,将孩子扶养成人。因而她做出了一个决定:要分开鄂州,前去秀州。那边是徐宁战死的处所,也是他的埋骨之处,徐天常南返以后,也曾亲身赶去秀州,将母亲的遗骨葬在父切身边。李瑶也筹算带着徐天常的骸骨到秀州,将他埋在父母的身边。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