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一事不明[第2页/共3页]
梁绿珠唱的“明君”是指王昭君,裴慧说的“明君”倒是指圣明的君主。卫平明白她的意义,不由苦笑起来:“可惜太子殿下如何看,都不像个明君的模样。”
卫平却正色道:“世上之人,不管汉胡,只要东西来之不易,他才会晓得珍惜!”
这个年代的朱门大户都蓄养了很多仆人护院,即便像卫瑾如许的贩子,部下也有百十号人马。不过,仆人和家兵一字之差,却有本质辨别。家兵就是私兵,是军队,能够拉出去兵戈的那种。而仆人只会看家护院,防防窃贼。朝廷是不答应蓄养私兵的,一旦被人告发,形同谋反。
不管才气还是品性、名誉,司马攸都要强过司马衷太多,现在的朝堂之上,仍然不时有人向司马炎进言,劝他改立司马攸为储。卫平对此却不觉得然,他打了个很简朴的比方:“假定为夫另有一个弟弟,而你也生了儿子,你是但愿为夫的家业传给儿子还是弟弟?将心比心,皇上哪有不把天下传给本身儿子反传给弟弟的事理?”
但裴慧是个聪明的女子,天然晓得居安思危的事理,以是并没有嘲笑卫平,反而秀眉微蹙,沉吟道:“这件事,为何不禀报皇上?”
三国已经归晋,离五胡乱华的暗中年代也就不远了,卫平却没有体例将本身预知的这段汗青奉告别人,唯有通过旁敲侧击的体例来引发主张,贰心中的纠结可见一斑。即便裴慧是他的老婆,他也只能多讲一讲刘渊正在整合匈奴五部的环境。当然了,卫平本来也没有希冀裴慧能帮上甚么忙。
卫平被裴慧大胆的话语吓了一跳,但很快便又豁然。当初裴慧能出三道题来考他,本就不能以平常女子对待。幸亏卫平也不是浅显人,裴慧的这些行动或者设法在别人看来是离经叛道乃至大逆不道,在卫平眼中再普通不过。
裴慧一愣,不由责怪道:“你此人怎地如此心狠,可惜苦了阿兰!”
这个假想比卫平更加大胆,不但要一支军队,更要一个按照地!并且这番话如果传到司马炎耳朵里,那就跟造反无异。但卫平不在乎,既然敕勒川你司马炎不要,那就是无主之地,谁占了天然就是谁的!
裴慧恍然大悟,晓得她父亲生前的欲望只不过是一厢甘心罢了,再想想卫平说的话,语气变得果断起来:“既然不能保国,那就设法保家吧!郎君在江南购置了很多地步宅院,想来也是为此筹算。不过妾身觉得,只此尚不敷恃,郎君还当练习出一支家兵来!”
裴慧长叹一声,可惜道:“父亲在时,常劝皇上立齐王殿下为储,如果齐王殿下能够在皇上百年以后得继大统,又何忧天下不安?”
卫平笑道:“第一次买卖,本来就没筹算赢利,只为让大师练练手。不过在商言商,阿兰那边,东西也不会白送,回本应当不成题目。”
因为家学渊源,裴慧对敕勒川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她略一深思,便说道:“敕勒川地盘肥饶,水草丰美,宜牧宜耕,朝廷却对其不管不顾,郎君何不早图之?”
…
在信中,卫平不但让陈安加快拉拢白奴,还让他多拉拢一些汉人奴婢,男女长幼不限。因为卫平现在不但想帮独孤兰强大部落,还想重修高奴城。重修高奴城除了人,还需求大量物质,这些都离不开钱。
早在卫平从敕勒川回到中原的时候,他就交代陈安设法多买一些白奴,特别是鲜卑独孤部的仆从。白奴非常抢手,拉拢白奴需求不菲的资金,遵循卫平本来的打算,这笔资金直接从三千食邑上缴的税赋来支出。因为本年的秋收方才结束,以是拉拢白奴的事也才方才开端。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