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陈年旧事[第1页/共2页]
徐国难缓缓点头,目光也充满疑窦。
徐国难想要出言安抚,一时不知从何提及,取脱手帕递了畴昔。
“文宏贤弟,密探名录和腰牌托你代为保管,今后用于反清复明大业。”
……
“徐文达哈哈大笑,翘起大拇指赞道,妹子不愧是文达的好弟妇,比国公府那些享尽繁华繁华的怕死婆娘强上百倍,只是酬谢朱家恩德文达一人就已充足,文宏从小没享过朱家的福禄,用不着跟文达一起酬谢皇恩。”
“弘光皇爷固然昏庸胡涂,只知宅在深宫吃苦,却也晓得锦衣密探紧急非常,必须紧紧抓在手中,当时他刚在南京即位为帝,身边没有铁杆亲信,想起徐家世代国戚满门忠烈,南京锦衣卫批示使又由徐家世袭传位,必能忠谨王事用心办事,下旨封定国公徐文达为锦衣卫北镇抚使,把锦衣密探名录交给他掌管。”
抚着有些陈腐的密探名录,回想昔日南京秦淮河边走鸡斗狗的风骚光阴,徐文宏耳边仿佛响起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地娇俏言语,目光闪动神情庞大。
老爹从没去过京师,怎会握有如此大杀器?
他随父母南逃时不过三岁,童年影象早已恍惚,模糊记得听过定国公徐文达,晓得是中山王徐达嫡子,繁华繁华世袭罔替。
“本来我想向国姓爷献上密探名任命于反清复明大业,却被施琅事件闹寒了心,把密探名录和腰牌密藏到现在。”
徐国难伸手接过,感觉动手甚是沉重,细看腰牌由南洋入口的粗大象牙镶嵌金玉制成,上额弯月状云形饰,正面刻着锦衣卫北镇抚使鎏金隶字,固然年代长远还是温光光滑,能够设想当年掌管锦衣密探的威风。
他抚摩代表锦衣卫权威的北镇抚使腰牌,心中感慨万千,想不到老爹竟然有如此庞大经历。
“道上乱纷繁的满是南避祸民。我找人一探听,才知清兵已占有南京,派出降将刘良佐快马追逐,把弘光皇爷掳了去。既然江山无主,只得一起南逃,你娘终究惨死在鞑子手中,我带着你逃到厦门投奔了国姓爷。”
“定国公,我——”
“国难,你知不晓得这密探名录老爹从何得来?”
昔日景象历历在目,仿佛产生在明天。徐文宏忍不住吐出口浊气,老泪顺着沟壑缓缓流淌。
忽地想起一事,目光微凝,问道:“锦衣密探名录,现在另有效么?”
“我们正在说话,你娘俄然从里屋跑出,向徐文达福了一福,道定国公既然能够以身就义,我们都是中山王后嗣,情愿跟随定国公于地下。”
“雅萍听了我的话神情有些踌躇,里屋又响起你的哭叫,我趁机拎起包裹,拉着娘儿俩一溜烟逃出了南京。”
姆妈刘雅萍在鞑子铁蹄下挥刀他杀的惨景,不由自主重新闪现脑海。
“弘光皇爷闻讯仓促出逃芜湖,乱兵乘势到处劫夺,南都城民气惶惑乱得不成模样,文武百官聚在一起商讨剃发换衣,降顺鞑子。”
“定国公不要焦急,我们跟着弘光皇爷南逃浙江,今后能够跟宋高宗赵构一样重修明室基业。”
徐文宏接过手帕擦拭眼泪,涩声道:“人老了就是爱怀古。国难,我说到那里了——”
没等徐国难答复,抿了抿嘴唇,持续往下陈述。
他捧着密探名录和腰牌,有些手足无措地望向徐文达,见他满脸死灰,目光猖獗,华贵绸衫脏得不成模样,沾着好几团血迹。
“重修明室基业谈何轻易。徐家跟着朱家享了二百多年福,亡国之际总不能连一个就义忠臣都没有。哥哥已决定剃发换衣,投降鞑子保全功名繁华,本国公要到地下跟随崇祯皇爷,锦衣密探由贤弟代为照顾,用于反清复明大业。”
听到这里徐国难啊了一声,面上神采有些奇特。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