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陈氏产子[第2页/共3页]
“行行行,不提这茬了。”宋如慧主动转移话题,朝小厨房喊道,“纫秋,元宵煮好了没有?快端来给二mm尝尝。”
上元佳节,盛都城没有宵禁,街上彻夜彩灯高悬,亮如白天。
陈姨娘便道:“我不要这等脸面,我只想你好好儿的,身子安康,没病没灾的。”
身后的荷香赶紧上前扶住她,“姨娘,姨娘……四女人,姨娘怀着身子呢,您如何也不该这么说她呀!”
第二天早上,宋如锦去给老夫人存候,发明母亲和姐姐的眼眶都红红的。她悄悄地捏了捏宋如慧的手,小声道:“大姐姐,我都晓得了。”
她并非不识字。长姊如母,宋如慧也曾将《千字文》、《百家姓》一字一句念给她听,也曾一笔一画教她写字。何如这位女先生一见宋如锦的字便皱起了眉头,说她写得“浮于纸面,圆润不足,筋骨不敷”,命她每日习字时在手腕上悬一只半斤重的秤砣。几天下来,宋如锦便手腕酸痛,抬都抬不起来。
“陈姨娘早产……”宋如锦无认识地反复道,认识垂垂回笼,一个激灵坐起来,“姨娘早产了?”
宋如慧搁下笔,端妍的面上现出笑意来,“你好好练,将来必然比我写得好——不准偷懒,我可听你屋子里的人说,你为了不上闺学,常常赖床不起!”
“女人净想这些有的没的。”暗香笑着戏谑,“不管要不要上闺学,练字是必然要练的。”
疏影公然抱怨了两句,“让你来奉侍女人,你不好好劝劝她就罢了,还跟着她一道躲懒。”
刘氏聘来的女先生是个很有才名的孀妇,姓孙,字知音。现在已过五九之年,发髻仍旧梳得一丝稳定,面上亦常常不苟谈笑,因此看起来非常呆板峻厉。
过了一会儿,疏影来了,见宋如锦头还闷在被子里,不由奇道:“外头吵成那样,女人倒也能睡着?”
“女人诶,”疏影谆谆相劝,“我可传闻四女人每天读书到深夜呢,您再不加把劲儿,就要被她比下去了。”
老夫人问:“两个教书的先生何时过府?”
华平县主倒与他一拍即合,“有理!”随便选了支嵌宝金簪戴上,叫上侍女保护,“我们走。”
一行人到了忠勤侯府,却见侯府门前灯火透明,门路两边甲士列立,几名宫侍在前清道,万籁沉寂无声。
总之没她的份儿!
几年前说上元灯会“不过是摩肩擦踵,无甚意趣”的靖西王世子,本日却穿戴得整整齐齐,筹算同mm华平县主一道出门赏灯。
“母亲聘了教书先生?”宋如墨扫了眼在场的平辈们,内心揣摩了一下,很快猜到那两个教书先生中定然一个教宋衡,一个教宋如锦,说不定还会捎带宋如云。
起先宋如墨还听得进劝,厥后听多了就开端嫌了:“姨娘别多事了。我书读得好,您脸上不也有光?”
宋如锦从锦被里伸出一只小手,满不在乎地摆了摆,“由她说去,我给你撑腰。”
“是啊,才七个月呢,这会儿还没生下来,也不晓得是爷还是女人。”
陈姨娘万没有想到本身亲生的女儿会这么贬损她,气得神采发青,手指颤巍巍地指着宋如墨说不出话来。
刘氏懒得看他们郎情妾意,交代了一句“好好疗养”,便起家出来了。
刘氏见她文才飞扬,心下便敬佩了很多,诚心道:“我在闺中没读多少书,大字也不识几个,少时倒不感觉有甚么,如本年事长了,反晓得读书明理的要紧了。锦姐儿虽看着乖顺,赋性倒是个爱顽的,偏又生得痴顽,还望先生多多看顾。”
疏影一想也是。和一个庶女争甚么凹凸呢?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