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宴群臣[第2页/共3页]
清澈疏朗的声音回荡在全部大殿。
两句话,一字未提梁安先前请旨削发修行的事,还把大夏这一年的安乐算作了他的功绩。
世人分席而坐,大臣们同众皇子王公坐在大殿的左边,诸位夫人蜜斯同嫔妃公主坐在右边。中间虽隔了十二扇山川图屏风,但相互都能闻声劈面的声音。
面前仰首看灯的贵女垂垂和当日桐花树下的身影交叠起来,梁安上前两步,清冷的声音里蕴了淡淡的笑意,“女公子但是迷路了?”
萧瑟苦楚的风景看久了,老是格外迷恋一些夸姣敞亮的东西。
一排宫侍上前,谨慎翼翼地把屏风搬走了,大殿一下子开阔了很多。
纫秋问道:“二女人可要用些点心?”
徐牧之一眼看到了劈面的宋如锦,感激涕零,在心中默念了好几遍“吾皇万岁”。
世人的心机又庞大起来。六皇子这般光风霁月,如果至心实意的便也罢了,若只是一时的假装……
约莫等了一盏茶,帝后才姗姗来迟,一齐坐在了上首。圣上指了指屏风,道:“这东西看着粗笨,撤了吧。本日君臣同聚,不讲这些俗礼旧端方。”
宋如慧绾着五凤朝阳珠钗,抬开端的时候,赤金凤嘴衔着的珍珠就微微闲逛起来。“母亲,mm。”
这时节虽不似腊月那般冷了,但北风吹过来的时候,也是刮脸般的凛冽。纫秋担忧宋如锦吹病了,特地带她去了覆着帷幔的抄手游廊,两排宫灯高高挂着,帷幔上面两角扎在柱子上,风一吹,就鼓鼓地飘起来。
一日,他夙起透着窗棂朝外望去,瞧见一个少女立在树下,正踮脚伸手,攀着花枝。山风轻拂而过,桐花洋洋洒洒吹落了很多,粘上了她乌黑如云的长发、娇美温和的侧脸、芙蓉色的绣面大氅。
此人便是在太子监国后自请前去京郊南华寺“参悟佛法”、克日又被圣上召回的六皇子梁安。
徐牧之总算松了口气。
刘氏深知这位公主是甚么风评,也不敢让女儿和她常来常往,想了想还是出言拦了下来,“公主美意,臣妇心领了。只是本日十五,家中老夫人还等着锦姐儿归去吃元宵呢。”
徐牧之闻声昌平公主的声音,如临大敌,目光紧紧追了畴昔。只见宋如锦恭敬地站起家施礼,昌平公主把手上的暖炉交给身后的侍女,亲身把宋如锦扶了起来。
没过量久,便闻得满殿的珠翠攒动、笑语如珠,原是昌平公主前呼后拥地出去了。她看了一眼在场的表里命妇们,目光扫到宋如锦,便径直走了过来,左瞧右看了半晌,道:“小半年没见了,宋二mm出落得愈发都雅了。”
宋如慧便揽住她的肩膀摇了摇,温声软语地哄道:“好好好,姐姐不说了。”
“姐姐,我觉着闷,想出去透透气。”宋如锦凑到宋如慧的耳边,低声道。
昌平公主府就挨着皇城,来回一趟也就两刻钟的事。
圣上神采未变,不置可否,只是笑着举起酒杯,隔空和梁安表示,痛快饮了下去。
宋如锦点了点头。纫秋便道:“那女人在这儿等我一会儿,我去去就来。”
到了酉时,宴席就正式开端了,徐牧之不再看屏风,回到了坐位。耳朵却竖了起来,仔谛听着劈面的动静。
宋如慧柔声道:“这分歧端方吧……”
这时,殿内行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朝首坐二人见过礼,随后就冷静走到了一处僻静的位置坐下。
宋如慧怔了一下,点了点头,号召宋如锦近前,“mm快过来,就坐我身边吧。”
他虽幼年,但生得早慧,又自幼长在宫廷,以是一贯对政事非常敏感。他深知,与其杵在太子面前碍他的眼,等他继位后冒死打压,倒不如主动避世,将来太子看他乖觉,说不定会放他们母子姐弟一条活路。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