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王世贞[第1页/共3页]
他们初入都城,人生地不熟,连朝廷大门冲哪边开都不晓得,又如何去救人?更何况杨继盛一心尸谏,爷俩连人都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也不会听他们的。
唐毅却面前一亮,俄然大笑道:“我如何把他给忘了,沈林,快快筹办拜帖。”
唐毅把陪着父亲进京赶考的事情草草说了一遍,王世贞顿时沉下了脸,佯怒道:“都是一家人,进京如何不先来打号召,嫌弃表哥是不?”
唐毅豁然站起,他等闲不会打动,但是杨继盛的一片赤子之心,却不能不动容。
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是败北的动静。大明朝的九边重镇,百万雄兵,在俺答的铁骑之下,竟然脆弱的像是一张纸,缝隙百出。武将无能战死疆场,文官无胆,下狱论死!
沈林仓猝筹办好了马车,唐慎故意跟着,唐毅却拦住了他。
爷俩看完了杨继盛的一封信,全都冷静不语,心中好似刀割,明知是飞蛾扑火,明知是万劫不复,明知感化不大,还是要倾尽统统,把满腔血撒尽,这是多么勇毅,多么豪杰!
王世贞笑道:“走,我们出来喝两杯。”
分开了家门,略微一探听,文坛盟主的大名无人不知,唐毅很顺利找到了王世贞的府邸。眼下王世贞是大理寺的左寺,官职不大,宅子也不大,在一座幽深的冷巷子里,只要三进的院子,门口有一个仆人,百无聊赖地支应着。
“爹,你要插手会试,这时候到处跑轻易引来非议,还是我去吧!”
听到小厮叫唤,唐毅刹时一愣,莫非面前之人就是王世贞?
唐慎烦躁地摆摆手,“甚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别来添乱!”沈林吓得一吐舌头,赶紧退出去。
“子诚贤弟,行之小友,见信如晤:继盛北上之时,曾拜见荆川先生,先生曾言‘愿益留意,不朽之业,终当在执事而为’。但是继盛觉得欲天下大治,首在副本清源,前有奸佞仇鸾为祸,现在仇鸾已丧,唯首辅严嵩盗权窃柄,误国殃民,恶贯充斥,人神共愤。继盛自幼受教庭训,是非清楚。入仕以来,承蒙皇恩,欲以一腔热血,做博浪一击,为国除奸,百死不悔。
唐慎想了半晌,忧?的抱着头,一筹莫展。唐毅在地上转了几圈,正在这时候,沈林从内里跑了出去,他方才找来了镖局,用快马把酥糖送回太仓,足足三十斤的糖块还特别分红了两部分。沈林记得珠儿说蜜斯的东西丫环不能随便吃的,专门送给她的应当就没事了吧!
唐毅俄然说不下去了,杨继盛是兵部员外郎,是当朝的官员,他下定了决计,岂是唐毅能禁止的?
“亲戚?这年初就是条狗,都说是我们的大人亲戚!”小厮斜着眼睛说道:“我们家大人见得过来吗!”
“嗯!”唐慎用力点头,说道:“没错,如果连杨继盛都不救,我们爷俩另有知己吗?”
身为一个高傲的士大夫,一个深切爱着地盘的男人。杨继盛冒死想要麻痹本身,但是他真的做不到。他的心在流血!
“怕是谈不成了,椒山先生要上书弹劾严嵩,表哥能救他的只剩下你了!”(未完待续。)
这位还真好酒,拉着唐毅就往内里走,沈林也挺直胸膛跟了出来,只剩下小厮呆呆发楞,仰天长嚎:“真是亲戚,我咋这么不利啊!”
“爹,我想救椒山先生!”
三十摆布的模样,一身青灰色的棉袍,头上戴着大大的毡帽,把脸都遮住了一半。肩头背着一个搭子,装着纸笔墨砚一类的东西。看模样仿佛哪的掌柜的去收账返来,和传说中风采过人的大文豪全然分歧。
爷俩总算是明白过来,为甚么天子脚下有那么多的灾黎,本来都是从九边跑过来的。说来讽刺,当年为了天子守国门而建立的雄城,竟然变成了灾黎的收留所。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