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的三国我当家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五二章 再会周郎[第3页/共4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刘墉所料不错。此时的周瑜本应当是东风对劲,得孙权的信赖领都督之职,率领江东全军,近似于现在的总司令,能够说是手握重兵,权倾一时。不过周瑜自故意中之痛,因为他这个都督的称呼既不是武将的封号,也不是朝廷的任命,是个内部承认的职务,近似于刘墉当时在富义设的团长、营长等职,上不得台面的。若论功绩大小,周瑜并不比刘墉差,不过周瑜尽忠的是孙策孙权,而刘墉投效的是曹操,一个是处所权势,一个是中心重臣,获得的封赏天然大一样。既然主子的孙权也仅是讨逆将军、会稽太守,作为部属的周瑜天然职务不高,仅是中护军,间隔刘墉的将军称呼差好几级呢。

周瑜沉吟半晌,道:“子建所言甚合我意。传令,众将随本督出帐相迎。”又对那小校道:“你去回刘墉,就说本督与众将在大营外恭迎。”

刘墉点点头道:“都督请便。”

周仓也是忿忿不平,便问刘墉道:“将军,你说这周瑜将全营的兵丁都集结起来是甚么企图。仿佛是想恐吓一下俺们呢。”

众将中刘墉最有兴趣的莫过于鲁肃了。鲁肃完整不是电视局中那副干瘪的忠诚父老模样,也不像《三国演义》中描述的一个没主意、笨拙,有妇人之仁的、无多大本事的印象。他仅长周瑜三岁,体貌魁伟,精通技艺;脾气豪放,仗义疏财。周瑜曾因缺粮向鲁肃乞助,鲁肃家当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鲁肃眉头都没皱一下就将一囷米赠给了周瑜,可见其慷慨。同时,鲁肃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当年鲁肃投奔孙权,曾给他打算了称霸天下大计,“汉室不成答复,曹操不成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立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范围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孙权对这番远见高见大加赞美,对鲁肃信赖有加,说他思深虑远,有过人之明,今后每遇大事,都让他参赞运营。当曹操亲征江东时,大臣们都劝孙权投降,独鲁肃道:“世人皆可降,唯独将军不成降。将军降曹,欲安归所乎?若降曹,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力排众议,与周瑜一道劝得孙权与刘备联手,终究获得赤壁胜得,大败曹操,三分天下,建立了江东百年基业。

鲁肃无法,只得点点头道:“是。”

“子建……”周瑜摇点头,昂首见鲁肃还想再说,便摆摆手道:“子建,我意已决,就如许吧。”

周瑜右手微伸,笑道:“刘将军,请。”刘墉也笑道:“都督请。”世人都跨上马,周瑜在前,刘墉随后,徐行向中军大营行去。周瑜微微斜视,只见刘墉一脸浅笑,神采如常,便道:“刘将军,你看我江东军士如何?”

鲁肃想了想也感觉周瑜所言确有事理,便点头道:“是。”

两人回到大营,周瑜便道:“刘将军。你说的事事关严峻,我与子建皆不能做主,此事还是将军亲往柴桑与我家主公商讨吧。”

周瑜、鲁肃大惊失容,对视一眼,怔怔不敢信赖。好一会儿鲁肃方问道:“刘将军,那你现在是投效荆州刘表麾下么?”

鲁肃也是不解,也看向刘墉。刘墉目光在二人脸上一扫,微微一笑,不紧不慢隧道:“刘某也不坦白,鄙人已效仿云长之举,告别曹公而去了。”

刘墉一怔,我信中不是说清楚了是私事么?你如许说是想回绝吗?眸子急转,刘墉已想好了应对之策,正色道:“周都督既如此问,鄙人也就直说了。只是此事关乎江东安危,甚是奥妙。都督,我们可否在别帐一谈?”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都市之天帝归来    逆天玄女帝:魔帝,滚下榻    桃源小农女    隋炀也是帝    军婚撩人:爹地,把妈咪抓回来    佳妻难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