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富义小城[第2页/共3页]
董芸向山下一个小村一指,道:“大哥,那边就是我的家了。我要先回家取些东西,大哥要不要随我去家里坐坐?”
刘墉也笑道:“好了,该你了。”
董芸道:“徐州那么远,大哥身上又没半点钱如何去得?再说你就穿这身衣裳去徐州吗?另有你的头发,也得遮挡一下才成,不然不要说是徐州那些大城,就是富义这个小县城的乡民恐怕都不敢理睬你。不如如许吧,我家里另有些皮张,我们到城里将皮张卖了给大哥置一身衣服,再筹办一些川资吧。”
“好象是大哥名字中的刘字。嘻嘻!大哥,我认不得几个字,这个字我倒是常常见过。”
董芸一阵打动,幽幽地叹了口气,道:“多谢大哥。”
董芸内心一暖,道:“多谢大哥。那我来带路吧。”带着刘墉在林中忽左忽右,忽上忽下,走了约一个时候两人方出了山林。
“年老是没走过这么长的路吧?”董芸有些担忧,“但是我们这儿又没有马车……”
刘墉点点头。两人起家,铲雪将火堆掩灭,董芸用油纸把剩下的肉包好,背上弓箭,提了刀,正要去拾那狼皮,刘墉却已经抢先拿起来搭在肩上。董芸赶紧伸手来夺,道:“大哥,这个太脏了,还是我来吧。”
“好。”刘墉答道,把身上披的狼皮拉下来,卷成一卷,塞进背篓里,两手一勾,把背篓从董芸背上取了下来,顺手背在本身的背上。
“但是……要不,大哥把这个坠子带上吧。”董芸说着便要将那块玉还给刘墉。
董芸一走,刘墉感觉无所是从,往四周看了看,见隔着那皮货店不远处有一产业铺,心中忽一动,略一迟疑,心一横,走了畴昔。
董芸不美意义道:“大哥,我可不会讲故事。我就听你讲吧。”
董芸笑道:“别的处所都成,就那边不可。不风俗的人到内里去可得受大罪了。大哥你在这里稍坐便是,我一会儿就出来。”
“哦?”董芸更加不明白了。
再多的景象董芸也不太清楚,便只刘墉一小我讲。幸亏刘墉肚里的故事极多,捡了《聊斋志异中》中的“聂小倩”讲了起来。这类故事普通女生都喜好听,既有爱情又有鬼神,情节盘曲但结局又非常美满,再加上刘墉讲起故事来还算是个妙手,不管语速还是腔调都拿捏得非常到位,甚么处所抑,甚么处所扬,甚么处所停顿,甚么人该用甚么语气腔调,董芸听得兴味盎然,一会儿严峻,一会儿轻松,一会儿悲伤欲绝,一会儿眉开脸笑,只想这路就没绝顶,一向能听下去。
“这么远?”刘墉有些吃惊,本身仿佛还没走过这么长的路。
“的确很不一样啊。”董芸瞪圆了眼,小嘴微张,惊奇道,“少了好多笔呢。像我们这些不会写字的人学这个可就轻易多了。”
“不消了,还要赶路呢。大哥把狼皮放出去吧。”董芸指了指身后的背篓。
刘墉晓得董芸的家道,忙道:“不消了。芸儿,我自有体例的。”实在他哪有甚么体例,只是走一步算一步罢了。
富义虽属庐江,但离庐江郡的治所舒县极远,离刘表治下,黄祖扼守的江夏却近很多。这些年来,江东、徐州一带战事频繁,民不聊生,而富义却极荣幸,阔别战事,民气安宁,糊口还较余裕。只是迩来各地的灾黎不住涌来,盗贼也渐多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