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心境[第2页/共2页]
可见,并不是统统的灵修,哪怕是踏入天灵师之境,也一定能够真正了解表情修为的首要性。
在达到主客二分的阶段今后,自我作为主体,不再仅仅满足于最低保存的欲求,而进一步有了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次序的要求,这便是【求知之境】。
霍钧费极力量破开一块实木地板,从上面钻了出来。待他站好身子,看向空荡荡的上方时,鲜明惊呆了。
‘嗜魂果’本来发展在断肠崖下方一处郁郁葱葱的销魂草草丛当中,数以百万计的蜂鸟长年等待在断肠崖内,以销魂草为食,对灵气最为敏感。每五百年结出‘嗜魂果’时,便有无数蜂鸟簇拥而来,吸食嗜魂果的香气,成了这‘嗜魂果’的保护神。
灵修之人一旦踏上天灵师之境,便有超出凡人十倍寿命,可活千岁,再进一步,天灵师寿命五千岁,凡是修为上升,寿命随之而上涨。灵修之道寻求的至高境地便是长生不老,不死不灭,但若不能看破虚空,还本来我的表情,这冗长的灵修门路,能将任何一个灵修者从精力上折磨死了。
在【求知之境】中,小我认识垂垂独立,从而逐步产生了辨别‘吵嘴’,‘善恶’的认识,乃至达到对别人负有任务和任务的真正意义的品德认识,生长到这一程度的“自我”既然有了任务感和任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挑选、自我决定的才气。这便是【品德之境】。
【欲求之境】乃是最低境地,人生之初,无自我认识和自我看法,不能说出“我”字,尚不能辨别主与客,不能辨别我与别人、他物。人在这类境地中只晓得满足小我保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舍此以外,别无他求,故以“欲求”称之。
表情修为看似漂渺,也不似灵修那般有一个明白的进阶标准,不过,以往无数灵修大能总结来看,大略上能分为四个较为恍惚的阶段,【欲求之境】、【求知之境】、【品德之境】以及【天人合一】。
三日已过,穿云松内,大比仍在持续。
不过,表情修为高于灵修修为的人却也不是没有,就如一些凡人,其平生遭受盘曲颇多,对生命多有贯穿,其表情一定就比普通的灵修差。更有甚者,凡世偶尔会呈现一些登时成佛,一朝得道的大能之辈,这些人在此之前,平生都未修行过灵修之术,能列入大能,靠的便是极高的表情修为。
表情修为代表着一个灵修将来的潜力,换言之,如果表情修为晋升了,其灵修境地迟早也会达到与之相对应的那一阶。
能够看到,【欲求之境】最轻易贯穿,【品德之境】和【求知之境】的呈现几近同时产生,这有些境地之间的边界是非常恍惚的,常常是同时都存在,比方落叶真人身为天灵师,该当贯穿最低层次的【欲求之境】,却还是沉迷美色,虽有分得清‘善恶、是非’,却还是脱手对霍钧痛下杀手。
此时,二人满身高低,落满了蜂鸟,几近身材的每一处都沾满了鸟屎,蜂鸟只将二人当作栖息的落脚处,时不时的啄了啄,二人还是一动不动,仿佛忘怀外物,天人合一。一众散修远远看着那密密麻麻的蜂鸟,不由咋舌不已。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