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鹰眼VS颜良(上)[第1页/共4页]
“陛下(主公)睿智!”两人相视一眼,躬身道。
“颜良既然回师,想来袁公雄师不远,不如开城献降?”另一名伍长有些踌躇的看向其别人道,邺城毕竟是袁绍的政治中间,这些兵士固然在张郃几人的带领下投了李轩,但军中仍旧有很多民气向袁绍,此时顿时呈现分歧。
“好处?”李轩笑道:“得民气者得天下,这些人上任以后,其他事可先放到一边,但必须尽快给朕将民气收拢起来,这些位置固然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但倒是最切近百姓的职位,若他们能做好,足以赛过十万雄师!”
“这些客气话,就不消再说了。”李轩挥了挥手道:“既然冀州七郡已定,袁绍的粮道能够堵截了,三日以内,我要袁绍的数十万雄师,尽为我掌!”
贾诩闻言点头叹道:“袁家四世三公,门人故吏满天下,论声望,却有与皇室争锋的资格,更何况现在汉朝皇室衰颓,以四世三公的名誉,想要取而代之也是常理。”
就在两人呈现的同时,琴声一顿,一曲结束,却让两人都不约而同的生出一股拨云见日之感。
……
“只是这些位置,底子没法为我军带来任何本色性好处?”刘基和贾诩不由皱眉道。
先得民气。看似有些多余,但倒是以如许的体例完整肃除了世家朱门的退路,等机会成熟之时,李轩现在安插在各地的人手敏捷夺走各郡县高位,固然还会引发必然的混乱。但有了民气打底,能够获得百姓拥戴,这混乱,也能够有效地节制在必然范围以内,而不必担忧因为这一行动而导致内部大乱乃至后院儿起火的事情产生。
“走,上城看看,袁绍当没有这等魄力,来者当是一支偏师,只是不知是何人领军。”李轩挑了挑眉,这个时候有敌来犯,可不是件功德,邺城固然在张郃等人的帮忙下,收降了很多军队,但满打满算,也不过三万之众,更首要的是,李轩很清楚,这么短的时候以内,底子不成能让这些将士完整归心,特别是在这类时候,本身兵不血刃兼并七郡的动静还未传开,在这些民气中,袁绍还是是冀州之主,若对方主将能够洞悉这一点,略加操纵,就能让城内哄作一团。
恰在此时,颜良已经走到了城下,已经进入了弓箭手的射程以内,倒是怡然不惧,昂首看向城头,洪声道:“我乃大将颜良,卑鄙鼠辈,可有人敢下来与某一战?”(未完待续。)
即便以两民气智之坚,面对这曲带着浓厚的杀伐之气的十面埋伏都有种喘不上气来的感受,如果浅显侍女下人。恐怕现在已经在这琴声当中,崩溃了吧,只是这操琴之人,究竟是谁?
“金戈铁马,尽显峥嵘之气,只是恕臣痴顽,不知此曲为何人所做,为何臣有种似曾了解之感,却又非常陌生?”刘基浅笑道,他知李轩有穿越时空的才气,经历之博,远非常人能够设想,是以俄然之间懂一些琴律也不奇特,只是想到刚才的感受,忍不住问道。
这话,仿佛当初袁绍也说过。
“不是想会会这天下豪杰吗?此人,就当你第一个试刀之将吧。”李轩指了斧正策马走向城头的颜良笑道。
当然,这也是因为李轩手中,有着充沛的管理妙手才敢如此大胆的用这类体例来肃除世家之患,不然的话,任何一起诸侯若真的师法李轩的话,绝对会死的更快。因为这天下,除了李轩这个异数能够源源不断的从其他位面批量运送各行各业的人才过来,不管两宋还是大唐位面,李轩的根底已经稳定,开端产生大量的残剩人才,这些人才,留在原位面,最多做个名燥一时的风骚才子,好点的或许还能留下一段嘉话,但于社稷而言。没有涓滴好处,但若送到这边,固然多数是一些纸上谈兵之辈,但不成否定的是。这些人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且一开端并非身居高位,而是从底层做起,也有了大量的实际机遇,去印证他们所学,能够设想。当李轩打算实施之时,这些人起码也是管理一方的干吏。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