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惊世之论[第2页/共2页]
这事理固然在我们看来简朴,但戏鸢何曾听闻过这等匪夷所思的“承平道”实际,心中的震惊非笔墨所能描述。他本出身豪门,学得满腹经纶,也曾胡想博得功名,报效朝廷,造福百姓。但实际倒是非常残暴,家世之见非同普通,即便有通天之才,若无权贵名流举荐,也是空谈。即便如名传天下的荀家,也不免对豪门士子生出鄙薄之心。戏鸢固然与荀彧交厚,但其父辈荀绲等人的言行态度早已深明于心。若能真如“承平道”所言,道由贤成,贤由民荐,那这天下间的有才之士都能一展抱负了吧?
“提及来也真算一段传奇嘉话。传闻意公育有五女,却无男丁,后将一身医术尽数传于幼女缇萦。缇萦因救父隽誉传遍天下,是以其子皆从母姓,淳于世家由此得以传继。只是传到仲简这一代,两兄弟都是不爱医道爱武道,倒让其父忧心不已。”戏鸢道。
“张曼成坐拥荆州敷裕之地,本是兵精粮足,然邻地豫州有难,他却并不互助,可见其目光短浅,非悠长之人;‘天公’张角确有领兵之才,但数战卢植,得空顾及其他,倘若朱儁、皇甫嵩、曹操等人扫灭兖豫,必定北上而成合围之势,只怕届时‘天公’亦危。何况主公日前吞灭卞喜,那卞喜旧党严政如果逃回冀州,在张宝眼进步些谗言,何人再见互助主公?为今之计,我等不成求人,只可求己。”戏鸢侃侃而谈道。
“昔日你我激辩,志才曾言‘县乃民之县’,不知先生可记得我当日所答为何?”黄粱应道。
“黄公观仲简如何?”戏鸢问道。
“戏鸢鄙人,愿助主公成承平之道!”戏鸢激昂再拜道。
“志才快快请起。”黄粱从速将戏鸢扶起,又道:”我虽有成道之愿,但却自知无此大才。方今黄巾四起,独豫州屡败,眼下正值波才毁灭,我等无所依托,便是安身安身都难,遑论换得天下承平。”
“哈哈哈,主公谬也。豫州虽为四战之地,却恰是我等安身之所。”戏鸢笑道。
“志才谬赞。不瞒先生,我自幼熟读医书,也曾学得过几年岐黄之术,是以晓得意公之名。何况当年意公因获咎权势,被污享福,其女缇萦冒死上书文帝,代罪救父,成为一时嘉话,天下何人不知?只是没想到这么刚巧,仲简竟然真是意公先人。”黄粱并不坦白,细细解释道。
“恰是!其祖上便是文帝时的神医淳于意。想不到黄公如此博学!”戏鸢赞叹道。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