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14日[第4页/共6页]
汗青真是惊人地类似,1937年在南京的国军和2009年在南京的束缚军的遭受如出一辙。
我愣愣地问他们:“你们是哪个军队?”
我走到苏宁电器门口,迎宾蜜斯带着奉迎的浅笑鞠躬,我有点宽裕,不晓得是该给她回以鞠躬还是报以浅笑,成果这两样我都没做,我和别人一样,把她当作了塑料人,慌慌地从她身边掠过,翻开沉重的棉帘子,一股热浪劈面卷了过来,暖气开得足足的。
统统都是如此偶合,现在是2009年12月14日。七十二年前的这一月,南都城里日本甲士杀了30多万人。
阿谁日本兵当然很熟谙松下的标记,中国人谁会不熟谙呢?奇特的是,他们并没有因为我用日本的东西而看不起我,相反,神采一下子就和缓了,阿谁站在我劈面的日本兵把刺刀也收归去了,挤过来伸着脖子猎奇地看着我的条记本电脑,昂首问我,这是甚么东西?
我惶恐地抬开端,清楚地看到中华门城墙上随风飘零着的日军太阳旗,中间是一段被坦克和大炮轰开的城墙,灰色的硝烟正渐渐地飘散,天空是灰色的,屋子是灰色的,我的脚下乃至也不是宽广的水泥马路,而是泥土路。我回过甚去,身后的苏宁电器已经不见了,阿谁穿戴旗袍的迎宾蜜斯也消逝得无影无踪。那边正蹲着一条狗在呜呜地抽泣着,它的头上落了一只乌鸦奇特地看着我,目光专注而当真,就像盯着盘中的一道丰厚的食品。它是很聪明,不看那些日本兵,只看我这其中国人,因为它晓得,死去的只会是中国人。
女售票员很凶地扭过甚,朝我吼了一声:“不想坐,下去!”
日本兵俄然抬起滴着鲜血的刺刀对准了我,目光和三八大盖上的刺刀一样滴着鲜血。我穿戴一身迷彩服,肩上是中国群众束缚军文职干部肩章,它乃至都不能叫做军衔,但我的确是名甲士,帽子上还别着“八一”帽徽。我没有穿布衣打扮,也没穿日本兵或者国军兵士的打扮,我不是大众演员。我本能地扬起手中的条记本电脑包,试图挡开那把刺刀,固然刺刀上涂的能够是猪血或者鸡血,但仍然让我不舒畅。我笑了笑,试图给他和缓一下氛围:“对不起,担搁你们拍电影了,我只是路过这里的,也就是打酱油的,你们持续拍,你们持续拍……”
别想了,从速睡吧,明天还要采访。我必然要把这个小说写好。
我的脑袋嗡地炸了,汗青重演了,还是我沉浸在前国军中尉李茂才的报告中不成自拔产生了幻觉?
那是1937年12月进入南京的一支日军军队。
他已经神经庞杂,时空倒置了。我埋头驰驱在南京的街道上,奇特的遭受像狗一样紧紧地跟着,路上到处都是形迹可疑的尸身,穿戴民国期间好笑的打扮,男人是灰色的棉袄,腰上用草绳或者布条扎着,女人则光着身子堆在一起,像超市堆在堆栈断腿折臂的塑料模特一样。他们身上涂满鲜血,死去的眼睛充满痛苦,脸都被惊骇扭曲得不成模样,像被人恶作剧地用液化滤镜PS过的一样。但他们都是实在的,身上被刺刀捅出来的翻卷的伤口是实在的,身下固结成酱紫色的血是实在的,拖在地上的内脏也是实在的……我在大街上冒死地奔驰着,心脏一刻不断地狠恶地跳动着,胸口闷得像夏季沉闷的午后,几近喘不过来气。我伸脱手来乱抓,抓到了枕头,上面被汗水浸得湿漉漉的。俄然就醒过来了。我仓猝地拉开了灯,中间的桌子上放着闹钟,现在是半夜12点,桌子上摊着一大堆我为写这个小说而筹办的有关南京大搏斗的图书,另有阿谁写满了密密麻麻笔墨的采访本。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