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阵眼所在[第2页/共3页]
崔浩然说走就走,风风火火地去了,留下帐中薛柳二人,柳从之见薛寅一向盯着舆图看,微微一笑:“但是思乡情浓?”
天空澄净,不见一丝云朵,山谷四周非常安好,不见硝烟,更不见喧闹,薛寅谛视这风景,微微一叹。
过得半晌,薛寅放手,箭矢激射而出,去势极快,精确地射中了那只鹰。鹰哀鸣一声坠落,薛寅神采一松,将弓箭还给中间的兵士,刚才身边环抱的锋锐杀气立时消逝于无形,又变回了懒洋洋一脸倦色的样儿,乃至还非常怠倦地叹了口气,打了个呵欠。
柳从之看他一眼,毫不游移地将弓和箭都给了他。薛寅一双眼只看那只鹰,拉弓引箭,神情专注至极。他看着身板细瘦,手上臂力却实在不弱,弓拉满弦,眼睛微眯,箭尖直指空中的鹰。
大薛宁王……像他爹老宁王镇守边关半生,平生最恨月匪,如果晓得月国人如此放肆,定然是毫不能放心的。而这一点上,薛寅也恰好随了他老爹。
这时那只鹰已在树上安息够了,振翅飞起,等它飞高了,弓箭就再也没法射到了,柳从之面现遗憾之色,微微点头,这时忽听薛寅悄悄道:“弓给我。”
只怕过不了多久,烽烟一起,这等景色便是不存了。
柳从之看得浅笑,眼中有赞美之意,“你这一手箭术颇强。”
边关诸城,若论首要程度,排第一的只能是辽城。辽城地点的位置极其首要,占有了南来北往的一条要道不说,其四周山峦环绕,更有天险可依,易守难攻,可谓是当之无愧的边关第一城。辽城也是以防备森严,两百年前,薛朝建国天子分别边境时,就将辽城列入重中之重的边关要塞,这位没读过一天书终究却黄袍加身的建国天子于行兵布阵一道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目光神准,这位天子有一句极驰名的关于辽城的判词,传播后代,子孙引觉得戒。
心不摇,志不改,不平于病痛,不平于窘境,始终向前,从不转头,竭尽尽力跋涉,无怨亦无悔。
他笑道:“你老是能瞥见的。”
薛寅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柳从之却已瞥见了那只鹰,当即皱眉:“谁能把那只鹰射下来?”
两人出了帐子,一起无言,行至山谷边沿处。柳从之向中间肃立的保卫官兵浅笑点头表示,薛寅则微微抬头。
“你曾言,北化被天子视为荒地废土。”柳从之笑道:“可在朕眼中,北化绝非荒地,此番北疆事乱,辽城已失,那平城就是阵眼,占了阵眼,才气眼观四周耳听八方,而北化……”柳从之顿了一顿,笑得胸有成竹,“北化是此战转机,也是变数。”
这又是如何的转机?如何的变数?薛寅不动声色,暗自思忖。柳从之却色彩一正:“你若执意要走,朕也不拦你。”他直视薛寅,眼神凝定,“如你所见,现在北边烽烟将起,朕虽脱困,却仍在局中,前有月国人狼子野心,后有冯印犯上反叛,战局难料,胜负更是难料,改朝换代,江山更替,也未可知。”
他展开眼,当真地看入薛寅眼中,声音冷定,“大薛宁王,朕只问你,江山至此,你可愿率兵出战,以你之所能,摈除月匪,保一方安宁?”
一得辽城,月国人在北地几近通行无阻,现在北疆到处都能看到这些月国人的影子,辽城向来不但仅是一城,而是一道关卡,辽城以后的边关诸城,无一能有辽城的阵势,柳从之所指的平城,也不过是辽城不远处一个不起眼的城,城防亏弱,阵势安稳,如何看也并非兵家重地,崔浩然看了一眼舆图,一时不解皱眉:“此地有何特别?”
薛寅定定地看着柳从之,沉默半晌,叹道:“陛下当真一张利嘴。”姓柳的不但不放他走,还立时搬出这一套一套的大事理来,想要薛寅助他一臂之力。恰好……薛寅沮丧地低头,他还真吃这套大事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