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节 各执一词[第1页/共2页]
崇祯只写了两个字,那墨确是落纸如漆,光润不胶。
“谢皇上洪恩!皇上!臣有本奏。”
崇祯冰洌的双眼微挑,声音中充满亲和和婉,仿佛他此时表情极好,可殿下各大臣听得倒是毛骨悚然。
“走,瞧瞧去!”小德子话犹未完,就被崇祯天子兴趣勃勃的截了去。
“臣附议!”
吏部郎中郑元峰眼中含泪,跪伏余地,一脸的生无可恋。
小德子恭谨地承诺着,从水盂里用铜匙量了水,施在砚堂中,悄悄地扭转墨锭,待墨浸泡稍软后,才逐步地加力。
PS:感激书友20170411132658683打赏,感激诸君投票支撑,故乡难离敬上!
“宣!”
常日里这帮人暗里很少集面子圣,本日却顶着这般大的雨势堆积一起,想来是有十万孔殷之事需他亲身决计。
崇祯执笔在手,却忍不停止段微颤,一滴墨滴落在乌黑的宣纸上,吵嘴清楚,无可挽回。伸手将笔搁回笔架上,俄然伸手拽了那纸,嚓嚓几下子撕成粉碎。
一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他的字夙来就亢气浑涵,多雍容之态,上好的宣纸上字字铁笔银钩,虽不是书法大师,但也足以一观。
“臣户部尚书王立言有十万孔殷之事禀报皇上。若皇上执意不宣,臣等定会在此久跪恭候圣驾。”
王立言眉须皆已白如冰雪,五梁冠上丝滑的冠带顺着他的行动,摇摆不定。
因新墨初用,有胶性并棱角,不成重磨,恐伤砚面。
小德子抬首见崇祯兴趣正浓,奋笔疾书。游移再三,额上盗汗都淌了下来,可还是盘桓不敢上媒介语。
府中后辈因回嘴几句,惨死十余人,请皇上为微臣做主。”
工部郎中韩意高举奏折,向崇祯禀报详情。
可闽粤总督秦浩明委派登州卫五品守备入泛博开杀戒,搞得城内天怒人怨,百姓恨不能啖其肉喝其血。
偶尔一声半声,远远的传来,听在耳里,仿佛是荒郊古寺般的喧闹。
“有甚么事快说!”
“准奏。”崇祯不动声色,也不问下文,只是简朴两个字,仿佛疏忽其别人,可心中如同万马奔腾,勉强节制。
小德子拂尘一摆,挂于臂弯,三步并做两步上前低声怒斥着殿门的小寺人,只是说出来却并无责备的语气。
执勤的的贴身寺人小德子跪在地上替他理好袍角,便悄悄说道:“皇上,今儿外务府收到秦督从肇庆来的一块新贡墨,王公公……”
而流入广州府的哀鸿有两万余人,潮汕知府李元模渎职,应撤职拿问。
说罢,略一抬手,已有内侍上前代他虚扶。
此时崇祯见到了秦浩明献上的乐女墨,墨作美人形,背倚太湖石,抱琵琶作弹拔状。
崇祯不由微微一笑,但闻墨之香,淡淡萦开,只听那墨摩挲在砚上,悄悄的沙沙声,浓黑乌亮的墨汁垂垂在砚堂中散开。
但愿不是时势有窜改才好。
墨光芒精密,光彩玉润,后背楷书阴文描金四字“文房瑞霭”。
正说话间,一阵细碎短促的脚步声由远至近,打断了他们的话语。
小寺人倾身上前私语了几句,便被他摒了归去,“晓得了,你先下去忙你的。”
“回禀皇上,户部尚书王立言,工部郎中韩意、李恒、吏部郎中郑元峰殿外求见!”
“此墨外型高古浑厚,墨色紫黑乌亮,乃墨中的上品。”
“韩爱卿,郑爱卿,李爱卿,你们冒着这瓢泼似的大雨,莫非就是为了弹劾王爱卿,给朕一个公道的解释,这到底是如何回事?”
王立言一身绯身的官袍,胸前五彩丝线纹绣着孔雀补子。面上条条皱纹似凝集了出来,仿如刀刻,神采跟着话语猛地沉了下来。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