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第2页/共3页]
“这天,或许真的要变了。”
姬狄冷静的放下雕翎木窗,正了正脖子上的冠带,靠着车壁,皱起了眉头。
宋蛮子打卫国的主张,那是酒徒之意不在酒,是想摸索景泰王的严肃与天下诸侯的态度,如许的浑水,安国不能淌。
想到此节,他便来气,暗悔不该将宗子送到燕国去做质子,安国与燕国互质的传统已稀有百年,燕国事万乘君国,送来的质子只是燕侯的庶子,别人来少台也只是来修习仁厚之道,以好返国以后,安安份份的做一个侯门屏藩,而安国却不得不将担当国君之位的世子送入燕国。
“霹雷隆,霹雷隆……”
这事,说来话长……
这点,倒是没法窜改。
本来,遵循陈腐的传统,诸侯之间的联婚非同小可,既有送亲也有迎亲,但却千万没有一国之君切身迎亲十里之说。但是现在,人间另有礼法么?
一时候,正在挞伐不休的诸侯们纷繁罢止了兵戈,呼应王命号令,派兵拱卫卫国。
三位万乘之君同时驾临宋国阕城,宋蛮子虽已年有五十,倒是后起之秀,不得不低下了桀骜不驯的头颅,使女出嫁于安君。
这时,天涯乌云乱滚,一层一层向远方荡去,暴风暴雨行未到临。
洁净整齐的城池中到处张红结彩,便连直通望渊亭的十里黄沙道中也泼了一层浅浅的水。
此际,安国举国高低喜气洋洋。
一时候,他有些茫然。
巴望甚么呢?应当是战役……
周而复始,不过乎一字,易。
一起行去,三月轻风送爽,凉意层层袭来。
昔年,武英王是以武力横扫六合定鼎天下,以是在分封诸侯时也是以武力而定。
六匹乌黑的骏马拉着四轮具车行向望渊亭,六合乾坤,上规下矩,自武英王而降,中心之主乘八驱车,诸侯国君御六马战车,卿、大夫可乘两驱之车,士可乘一马之车,布衣不成乘车,至于仆从不但不成以乘车,便是连车身也不成靠近,不然就是以下犯上之罪。
安国国君姬狄坐在车中,神采有些奇特,既有如负重释的概然,也有些黯然愤怒,宋国侯女的车驾到了望渊亭便停了,派了个鼻子长在天上的巫官前来,二话不说,取出国书便道,侯女远道而来,车马劳累的,极其辛苦,还望姬侯看在宋、安两国世代交好的份上,莫要计算。
近年,宋国经常借着挞伐山戎的由头,蚕食着邻近的诸侯小国,竟然越打越强,现在已经是千乘大国,正慢慢向万乘君王迈进。
这些,都是万乘之君,雍国更是天下第一大国、公爵爵位、诸侯伯长。大周王朝共有五类爵位,公、侯、伯、子、男,何为诸侯伯长?八百诸侯的兄长,代替大王挞伐四方,保持天下次序。
……
景泰八年春,风和日丽。
雍国的火焰战车自北而来,浩浩大荡,一望而无边。齐国的白羽精锐由东直剖,填野塞苍,投鞭断流。燕国的玄甲军人直接抵临卫国的边城小邑。
?
一听这话,安君神采一变,悄悄捶了捶因久坐而略显酸麻的腿,转头看向少台城,只见沿着黄沙道两旁密密麻麻的跪着人群,一个个蒲伏于地却拉长着脖子向车驾看来,那脸上的神采既是恭敬,又是巴望。
开初,安国与宋都城是百乘小国,并且安国的国力还要强过宋国,因为安国的第一代国君是武英王的义弟,姬姓,相较于宋国,安国的封地更加肥饶,物产也更加丰富,不过,令人费解的倒是敷裕的安国历经了几十代,仍然是个百乘小国。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