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求贤若渴[第1页/共3页]
刘备忙把沐并交给简雍安排,急仓促跟从亲兵奔往田楷大帐。田楷帐内坐了十来个将领,都是田楷麾下三部的军司马和假司马。
天气渐晚,已经没法赶路。沐并家粗陋狭小,没法住得如此多人。刘备等自去寻觅驿站客舍,约好明晨再来寻沐并。
渤海有贤人名苑康,字仲真,与张俭、岑晊、刘表、陈翔、孔昱、檀敷和翟超合称“八及”,及者,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已经早死。
刘备哈哈大笑。
这一趟河间而行也并非没有收成,归程中在河间国首府胜利歇脚时,听人闲谈,体味到一个叫做沐并的人。此人少孤苦,只单身一人,家中困顿,但志向高洁,脾气朴直,固然贫困,诗书不辍。有人闲谈到他的一个小故事,说是他去姐夫家看望姐姐,他姐姐顾恤他每日都吃不好,就给他杀了一只鸡,做饭给他吃,但他果断不留下吃,不顾挽留拜别,此人嘲笑道:“真是不识好歹的家伙,该死挨饿受冻!”
清河北边是安平。安平国驰名流曰牵招。
第二日凌晨,沐并简朴清算了几件衣服,把院门随便一关,向邻居交代了几句本身的去处,就随刘备飘但是去。
刘备笑道:“无妨,我等不请自来,还请沐君不要见怪。”
刘备等在院外站立很久,沐并竟然一无所觉。关羽忍不住重重咳嗽一声。沐并抬眼方看到篱院外的刘备等人,忙放下书卷,迎到门口,翻开院门,躬身见礼:“不知高朋登门,并之罪也。”他边幅丑恶,但办事平静、言辞不俗,让刘备面前一亮。
刘备却笑道:“这不怪他,我现在寄人篱下,身无尺寸之地,他有家有业,哪敢倾身相投?”
刘备脸上毫无嫌弃之色,道:“君子固穷,沐君之谓也,何陋之有?”
刘备再三请安,邢顒只是安静地回绝,也没有不耐烦的神采。田豫看不惯了,眉毛一扬,插言道:“天下扰乱,海内鼎沸,先生有大才却不肯出山,是弃民于水火也!何其忍也!”
牵招,安平国观津人,十来岁时拜师同县大儒乐隐读书,厥后乐隐做了车骑将军何苗的长史,牵招还没毕业,就跟着乐隐去了洛阳。公元一八九年,何进被寺人所杀,何进的部将吴匡思疑何苗与寺人同谋,乃至于害了何进性命,便攻杀何苗,乐隐也一同被杀。牵招与乐隐的门生史路等人冒着生命伤害收敛了乐隐的尸体,送丧回籍,路上碰到盗贼,史路等人全都逃散,盗贼欲劈开棺材,拿走上面的铜钉,牵招哭着哀告勿惊扰其师尸体。盗贼被他感化,放弃取钉,放牵招带棺分开。牵招由此以忠义闻名。
鄚县位于河间国北部,间隔东光二百多里,刘备筹办好礼品,日夜兼程,赶到鄚县,找到邢顒家中。邢家虽非世代簪缨,但也是县中大姓,名誉不小,非常好找。邢顒三十多岁,身材高瘦,端倪清奇,很客气地欢迎了刘备等人,等刘备申明企图后,他又很客气地回绝道:“多谢刘君,可惜鄙人偶然于宦途,前年郡中欲举鄙人孝廉,已被鄙人回绝,刘君且请回吧。”
田豫还待再行激将之计,被刘备止住,刘备拱手朗声道:“先生有所顾虑,备尽知之。备等且告别。今后如有令先生一展才调之所,备再来请先生出山!”带着世人分开邢顒家。邢顒待他们走出院门,从阁房出来,抬眼望天,很久叹了一口气。
平原无路,刘备将目光投向清河。清河国也有一个大才,姓崔名琰,字季珪。
刘备忙从跪坐状况把上身直起,肃容恭声道:“是!备领命!”
沐并道:“不知高朋何来?”
刘备忙向这闲汉探听沐并的家,闲汉看刘备一世人穿着不凡、气度森严,忙赔笑奉告沐并家的方位。刘备听他说得清楚,见他一脸惧色,也不强行拉他带路,伸谢后带着世人自行前去。一起探听,很快找到沐并家。沐并家住“繁阳里”,他的院子几近是全里最破的,院墙残破,用些篱笆勉强修补上,房屋也褴褛不堪,一副随时倾圮的模样。沐并约莫二十多岁,身材肥大枯干,神采惨白,其貌不扬,穿一身薄弱陈旧但非常洁净的衣服,正就下落日余晖,在院子里朗声读书。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