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回[第1页/共5页]
太夫人拍拍她的手,“这后代缘都是命,现在你身边只要一个蕙姐儿,到底是个女人家,将来是要出门子嫁到别人家的,不能秉承嫡长这一房的宗祧,硕儿又是我最看重的嫡宗子,总不能就如许让他绝了后,倒不如给他过继个儿子,立为嗣子,便是你老了也有个依托。”
“那胡氏既敢奉告我们,一是她说了谎话也没用,我们自能查出来,倒不如她诚恳交代的好;二是她在府门前那么一闹,不管她是个甚么出身,只怕我们都得认下来。幸亏硕儿十几年前就给她脱了贱籍,她又是从福建过来的,想来京里的人除了我们多不知她秘闻,到时候就说他是硕儿在福建那边纳的姨娘,即使她出身不面子,可只要旁人不晓得,不至于损了名声,也就是了。”
卢夫人只感觉心中气苦,她不知是哪个混帐东西窜改的律法,她在家中贡献舅姑,主持中馈,筹划着一家长幼高低百十多号人的衣食住行,另有与各府的情面来往,劳心劳力、任劳任怨。更何况,若非她娘家的助力,她夫君赵明硕也不会在宦途上这般顺风顺水,一起升到了将军之职。
“何况,老迈和老四都只要一个儿子,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便是他们情愿过继,我们也是千万不能要的。这么一算下来,就只要老五家有两个儿子,还都是嫡出。那两个孩子又都是极好的,明理懂事,非常晓得读书长进。我已经问过你五弟五弟妹,他们也都是情愿的。”
“但是她的出身?”卢氏出身高门,又因一事向来最不耻的便是那些操行不端的轻贱女子,这胡氏的出身就是梗在她内心的一根刺。
“你是我的嫡长媳,嫁到我们赵家近二十年,不管是贡献舅姑还是掌家理事,样样儿都是极妥当的,还给我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孙儿,只可惜我那小孙子福薄,养到两岁上就去了,若不是这些年硕儿长年累月的在福建镇守海防,你必然还能再给我添上几个孙子。”
“既是你同意了,我这就去和族长说,后日是个好日子就开了祠堂把铭哥儿过继到硕儿和你名下。等把这过继的事儿一了,再让胡氏给你敬茶。”
锐哥儿是五老爷的二儿子,自来宗子都是不过继给人的,若要从五房这一支选,那就是赵宜锐了。
罗太夫人想起她自个早些年的景象,忍不住眼睛也红了,“娘晓得你内心苦,娘也晓得这事儿恶心,可纳妾、外室这些恶心人的事儿,哪个正房太太没经历过呢?现在这些个富朱紫家的老爷们哪个不是姬妾成群,乃至连祖宗传下来的端方都不守,不等嫡子降世就先让庶子爬了出来!”
不想罗太夫人开口所言的倒是另一件事儿,“有一桩苦衷老早就在我内心存下了,本想前些日子就跟你提的,只是我病着,你也病着,这件事也就担搁下来了,但是现在倒是不能不提了。”
卢氏心中气苦,如此一来,阿谁野孩子倒是能够认祖归宗,一下子从个奸生子摇身一变成了个伯府少爷,那胡氏也得了个姨娘的名份,她那好夫君既保住了名声又有了亲儿子,便是太夫子也多了个亲孙儿,真真是他们一个个的都得了好,但是她这个德配嫡妻呢?
周采薇先时虽是和五太太住在一起,和忙于理家的卢夫人相处未几,却也晓得自已这位二舅母为人是极好的,品性朴直,办事极其公允,将一个伯府掌理得井井有条。便微浅笑道:“舅母言重了,昨儿不过是些小事,倒是舅母这些日子固然心中难过,可更要保重身材,便是为好蕙姐姐,舅母也要保重才是。”
太夫人见卢氏不说话便道:“你夙来是个有主张的,现在府里是个甚么样儿景象,想来你内心也是明白的,便说现在你们二房的情势,你是必得给硕儿过继一个端庄的嗣子的。”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